主日讲章 – 24 - 挫折使人谦卑,流泪让人看见 04-10-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十月 09, 2009 | 0 comments »

挫折使人谦卑,流泪让人看见 诗篇13:1-6
在人生中有许多无情的挫折与失败,但是「挫折使人谦卑,流泪让人看见」。谦卑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看见自己的盲点与弱点,然后改变自己。流泪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看见一道彩虹。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雨后天空才会出现彩虹。

阳光照射在水份上,就形成了美丽的彩虹。彩虹代表什么?就是代表盼望。为着自己的软弱来反省与哭泣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看见盼望,这样的人是有前途的!

在人生路上,谁没有挫折与失败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失败,没有人可以逃避失败与挫折。所以,有一句话说:「挫折与失败是人生一门必修科」。必修科就是一定要读的,没读这一科就不能毕业。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与失败,若我们从失败中去学习,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会成功。这也是我们常常所讲的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问题在这里:「如何将绊倒人生的障碍物,变成通往成功之路的踏倒石?」

路上的石头你若用脚去踢它,你一定跌倒及脚痛的;若是你踏在石头上,你就能够跨过去,你就能跳得更高。 要怎样跨过挫折与失败呢?今天我们要从诗篇13篇学习这一个功课。
诗篇13篇是大卫的诗篇,他写这一篇诗篇时是面对扫罗的逼害。扫罗要他的命,所以就派人去追杀大卫。他逃亡,东藏西躲,他所面对的苦,带给他挫折与失败。
这一篇诗篇是在挫折与困苦中,他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感受。

1-2: 面对困苦所发生的怨叹。第1-2,一连四次:「忘记我要到几时呢」。他怨叹在困苦中,上帝忘记了他。
3-4: 在困苦中仍然发出祈求。虽然他会向上帝发出问题,但是他没有忘记向上帝恳求。
5-6: 因为祈求与依靠,他整个的心情转化过来,从怨叹变成欢呼,从怀疑变成确信。
这一篇诗篇虽然短,其中的教训却甚大。我们在人生路上也会遇到困苦与挫折,甚至在绝望中,不过不可丧志,在恶劣的环境中要坚固自己的信心,对上帝抱着绝对的信靠,终有一日也会从心中发出得胜的诗歌。
在这一段经文中,有几个原则可使我们生命中的困苦化成出路,挫折化成成功。
1.绝不轻易放弃
当人遇到困苦与挫折时,总是会埋怨,怨天尤人。他会埋怨上帝对他不公平,为什么上帝不拯救他?为什么不好的事会临到他的身上?为什么他会感染H1N1?为什么这样多人不中,偏偏是我?在失败与挫折中,人难免会埋怨。
一个人若长期在埋怨中,这样他对前途、对自己、对上帝,也会失去信心。他的心灵就会灰心、孤单、无助与无奈。

心理学家有作一个试验,人的行动若时常面对拦阻,就会产生一种的无助感。他们怎样做试验?他们捉了一只狗放在一间房间,房间有两块铁板A与B。狗若踏在A板,有电会shock; 若踏在B板,无电又有肉丸跳出来。 这一只狗进入房间,它不小心踏在A板,就被电shock;它又走到B板,踏上去,不但没有被电shock又有肉丸可吃。 经过几次之后,它知道 A板有电会shock;B板有肉丸吃,所以,他靠近B板找吃。

第二天,他们就将铁板调换,A板无电有肉丸吃;B板有电会shock。 然后又将这一只狗放进去。这一只狗一进去,它就自然去踏B板,因为经验对它说B板安全,无电又有肉丸吃。但是它一踏在B板,就被电shock。 它尝试了几次,都是被电shock。所以它就去try A板。 在他一踏上A板时,没有被电shock又有肉丸吃;很自然的,它就踏上A板,不要接近B板。

第三天,他们将A板B板都接电. 所以无论这一只狗踏A或踏B,都被电shock又无肉丸吃。
这一只狗放进去,它昨天的经历是踏A板有肉丸吃,所以它就马上跳上A板,结果如何?就被电shock。 它try了几次都是被电shock,它就去踏B板。它的经验就是,若这一块板有电,另一块板就是无电。所以,B板应该无电的。但是当它一踏在B板,又是被电shock。它try了几次,他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去踏任何一块板,它甘愿饿也不要去try.

第四天,A板B板,两块铁板都无电,又有肉丸吃。 他们将这一只狗放进去,这一只狗进入房间,看看这两块板,他只是趴在地上,连动都不动。它对这两块铁板完全没有兴趣,甚至对肉丸也没有兴趣,虽然肚子饿,它却连动都不动。这一种的状态就是「无助感」。

这一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若不停的经历失败之后,会产生这一个 「无助」的心态,使他灰心失志,放弃一切的努力,最后连一点的信心也失去了。

大卫王在困苦与挫折中,他并没有轻易放弃,却仍然保持对上帝相信与依靠。在苦难中,他向上帝祈求,因为他信任他所相信的上帝。人会出卖他,上帝绝对不会;人会离开他,上帝却对不会;人会看轻他,上帝绝对不会;人会落井下石,上帝绝对不会。他相信与信任他的上帝,在挫折、失败与困苦中,他仍然坚持下去,没有轻易放弃。若要使我们生命中的困苦化成出路,挫折化成成功,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轻易放弃。

2.挣脱挫折失败的捆绑
大卫面对扫罗王追杀时,他可以埋怨上帝,因为是上帝的拣选他要去承接扫罗成为以色列的王。这对扫罗王来说,是一个威胁。大卫的存在让扫罗失去安全感。这是扫罗要除掉大卫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大卫在困苦中,他可以埋怨上帝的拣选,他可以埋怨上帝:「你若没有选我,我就没有今天这样苦!我可以在家中过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可以娶妻生子,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上帝啊!你选我,我得到什么?反而害我这样苦!」你知道吗?大卫逃避时,他的生活很苦,甚至有一次他还要装疯躲避别人的追杀。大卫实在可怜又无奈。 但是大卫没有给自己永久在这苦难中,他知道自己不可让困苦所捆绑。他知道自己要靠上帝的恩典,走出人生的困苦与挫折。

中国教会有一位属灵的伟人,也是布道家宋尚节博士。他是兴化人,兴化是中国卫理公会最兴的地区。他是牧师的孩子,所以他有机会去美国读书,最后他考到化学博士。五、六十年前,一个中国人考到化学博士,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若回到中国,会为中国做许多的事。但是上帝竟然呼召他,全时间在中国传道。他就进入美国一间全世界最出名的神学院读神学。但是西方的神学与华人的神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他不能接受西方的神学。最后神学院误会,以为他有精神病,就将他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在精神病院一共住了百多天。

他是一位博士,是一位正常的人,他不是病人。你想一想,一个正常人若关在精神病院与精神有问题的人一起生活,是否很可怜啊?你若叫我关在里面,我想一天我就死跷跷!宋尚节被关在里面,是可悲又无奈啊!但是他并没有给这一种挫折困苦的感受所捆绑。他如何胜过这一种的环境?他只有读圣经,在百多天内,他读完了圣经好几遍。

我们的人生难免会遇到困苦与无奈,然而不要使自己陷在挫折与失败中。若一个人一直活在过去的失败中,那么,他要从失败中出来,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当他活在挫折与困苦中,他也看不见人生光明的一面。若一个人一直看他失去的东西,他也很难看见身边所拥有的东西。

人只有三天,昨天,今天与明天。昨天是已经过去了,所以不必多讲;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的今天和明天。不要将昨日的包袱背在身上,将它放下,用轻松和稳定的脚步,去追求我们的未来。所以,第二个原则:挣脱挫折和失败的捆绑,好好的掌握今天,迎向未来。

3.从挫折失败中学习
大卫在困苦与挫折中,他学习一个宝贝的功课,就是依靠上帝并且相信祂的带领。他这样说:「但我依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一个逃难的人,在患难中,他是看不见自己有什么前途的。他看见的是危险,死亡在等候他。但是大卫却在挫折与困苦中,学习当依靠来面对他的苦难。

在挫折与失败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有一句话说:「任何的失败与挫折,都能成为有效的教师,在教导和启发我们人生的道理。」所以,在挫折与困苦中吸取教训的人,不算是失败者。

发明小儿痲痹症预防疫苗的科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博士,他经过了201次研究与实验才成功的发明了预防小儿痲痹症的疫苗。记者就访问他:「你经过了200次的失败才成功,请问你是怎样看这200次的失败呢?」这一个科学家就讲:「在我的字典里,从来不用「失败」,前面200次的实验乃是增加我的经验,让我学习到许多的东西。若没有前面200次的学习,我也不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200次的实验没有成功,对普通的人来说,是一件挫折的事。我相信我们早已经放弃了,我们早已经给失败打倒了。但是一个成功的的人,他们会坚持到底,他们会在挫折与失败中学习。

在失败的面前有三种的人:1.遇到失败的打击就放弃,成为懦夫。2.遇到失败的打击却不懂反省,仍然凭一股血气再冲。3.遇到失败的打击,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己,捉住机会重新再来。在1810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辆火车。

当世界第一辆火车与马车比赛时,你知道马车赢还是火车赢?马车赢,火车跑输马车。若是他看见自己用这样多心血去研究与发明的火车,竟然跑输马车就是他灰心丧志,放弃他的研究,这样可能今日我们仍然坐马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在失败中去寻找原因,他们一步一步的去改善火车。今日火车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
挫折和失败是人生一位好老师。只要我们肯谦卑自己,去学习与寻找真理,我们相信我们是会找到的。

4.体验上帝的恩典
大卫在困苦与挫折中,他仍然能够赞美上帝。他说:「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大卫清楚的知道,上帝的恩典足够他用,他深信上帝还要用他,他知道现今的困境与挫折,並不是绝路与绝望,因为前还有许多的事需要他去做。 他体验上帝的恩典,所以才能在困苦中,发出赞美的歌声。
台湾伊甸残障事工的创办人杏林子,当她在庆祝40岁的生日时,上帝竟 然交给一个大计划,这一个大计划太大了,吓死她啊!原来上帝她站起来,唤醒社会关怀残障人士的福利。她本身是一位残障人士,而且是一位严重的残障人士,她连一切的行动都要依靠别人。意思就是若没有人在她的身边,她是无法活下去的。
她说:「上帝跟我开玩笑,这么多人不叫,叫我!」但是上帝不是与她开玩笑,上帝要用她。她和上帝说:「除非让我看见印记,表示你要我出来带领这一个工作。 她要看见4个印记:1.健康的身体,2.家人的同意,3.同心的同工,4.足够的经费。

真的,上帝让她看见这4个印记,这样她才乖乖的出来带领这一个工作。在她的一生中,虽然她遇到许多的困苦与批评,不过上帝的恩典足够她用。一个好像她这样严重的病人,竟然做一个健康的人所无法做的工作,你说奇妙吗?一个没钱的穷作者,竟然能够开拓一个很大的福利事工。虽然每个月开销庞大,却一无欠缺,你说奇妙不奇妙?

在她带领这个事工的20年中,她深深的体验到上帝的恩典。她也认同大卫所说的一句话:「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有时我们也会遇艰难,挫折与失败,不过,这不是上帝掩面不看顾我们,这不是上帝不要我们了。我们需要学习在艰难的处境中,坚立我们的信心,对上帝绝对的依靠,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上帝的丰富恩典。

最后让我们来想这几句话:「挫折与失败不是致命的,也非最后的结局。」所以,「当你靠上帝,不轻易放弃,並且用信仰的眼光去看人生的好事,从中看到我们上帝所给予人生宝贝的功课。」这也就是我的题目:挫折使人谦卑,流泪让人看见。

主日讲章 – 23 - 视压力为点心 27-09-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十月 09, 2009 | 0 comments »

视压力为点心 出埃及书14:10-14
有一本书,它的书名很特别:「Stressed is Desserts Spelled Backwards」中文翻译「抗压高手」。这一本书在1999年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国大学的的教授Brian Luke Seaward。他不但教书,也时常出外主持压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身心灵健康的课程。他一共写了14本有关这一方面的书,所以他也是一位出名的作家。

这一个教授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他的父母都爱喝酒,并且醉后就动手打孩子,这带给孩子心灵的创伤。根据研究调查,若是一个孩子生长在充满暴力的环境,将来他也会喝酒也会打孩子。他也会变成一个充满暴力的人,但是他有一位受过好的教育的阿嬷,常常安慰与鼓励他。当他遇到忧伤困苦时,他就去找阿嬷,阿嬷就常常用一句话来安慰他:「记住压力Stressed这一个字不过是点心Desserts,这一个字从后面倒拼回来的意思。」(Stressed is Desserts Spelled Backward)以后他就用这一句话成为他所写这一本书的书名。他从这一位智慧老人的话中,得到启发和鼓励。所以听话的要好好的听,有时人的一句话能帮助我们一生。
但是要怎样才会将压力当作点心来享受呢?这是很大的功课与学问,需要我们去学习与操练。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埃及的法老王Rameses却不甘愿,为什么不甘愿呢?因为他失去200万的奴隶。以色列人在埃及是做奴隶,免费替他建立两座的仓库。这仓库是积存粮食,他就派兵去追杀以色列人。

那时,以色列人来到红海,他们面对一个局面;前有红海,后有追兵,这就是进前无路,后退也无路,以色列人真正面对一个绝望的处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以色列人恐惧、大声、哀哭、埋怨摩西。他们骂摩西为什么将我们带出埃及,若死在埃及,至少也有墓地可埋葬。他们忘记以前在埃及受苦的情形。他们忘记在埃及快灭种了。

面对生死的关头,以色列人这一种的反应也是自然的。换着是我们,也是会这样的反应。但是当我们怕了以后,我们要怎样去面对问题与压力呢?这也是一个信徒,若平时没有建立正确的信仰,没有培养与上帝美好的关系,面对这样的场面,他的内心自然是混乱。他无法安静自己,去面对外面不利的环境。

压力是什么呢?人对发生在他周围或身上的事的一种回应。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超过他的能力所能承担的,便产生了苦恼或烦恼,这就是压力。压力不一定是面对大件事,有时小事也会带给我们压力与烦恼的。

比如:你早上去巴刹买菜,你想不知今日要煮什么,丈夫孩子常常埋怨吃同样的菜,吃到厌。想到他们所讲的话,他们的表情,你在巴刹走来走去,也不知要买什么菜,这就是压力。
你早上睡醒,闹钟没有响,你只有半小时赶到公司,你要洗又要放,之后马上又要赶去,路上又遇到塞车,你急到半死。更加紧张的,你又约了老板9点开会,这就是压力。
近来你没有什么胃口,不想吃。朋友看见又关心的问:「近来你瘦很多啰!有去看医生检查吗?我看你最好去check check一下。」听他们这样讲,心情沉下来,这就是压力。

有一个牧师申请到奖学金到英国2年读书,他很高兴有这一个机会。但是他是一个人去,太太与2个孩子留在本国。想到太太与孩子没有在他的身边,想到他在外国要面对Homesick想家以及功课的压力,他感觉很苦,这就是压力。

以上所提的都是可能发生在生活的小事,不过若没有去处理,有一天会变成大事。
这一位每一天买菜煮菜的妈妈,可能有一天宣布不要煮了,或是忽然变成另一个人,坐着呆呆,什么都不要做。这一个在英国读书的牧师,若无法胜过压力,可能有一天,他在校园走来走去,口一至念:「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为什么张国荣会自杀?这样英俊、有钱、有名、有事业,最后他选择跳下来,因为他中了忧抑症。他不知怎样去面对,处理与解决他的问题与压力,最后只有一跳来结束他的一生。有许多的歌星明星都患忧抑症,有的半疯、有的自杀、有的自闭。面对压力,不知如何去处理。

不过,有一个香港艺人,她却从忧抑症中走出来,并且在众人面前做见证。她就是郑秀文。她说,在2005年她演了「长恨歌」后,因为压力太大,她将自己关在家96个小时不出门。她的行动反常,她撕破剧本,用头撞墙壁,甚至穿衣服也不对劲。

这也是忧抑症的一种表现,她用2年的时间才走出来。这2年他去教会,她读圣经,她反省自己的过去的生命。最后,她找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她说:「我看透了金钱和成功,这一些只能建立我的生活,却不能满足我的生命。生命应该有更高的价值与目标。在上帝的话中,我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和定位。」

为什么有的人能从患难中走出来,有的人却被困绑呢?这就是在于,怎样面对生活的压力?不可忽略生活中的小小的压力,若没有去处理,有一日事件爆发起来,就会变成大事了。

台湾有一个精神科的医生这样说:「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神经系统就有了活动,生理就起了变化,如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肌肉就拉紧。这时身体就进入紧张状态,逃避或迎战。」
从这一句话,我们看见当一个人在压力中,他可能选择逃避或是迎战(硬对)。

我们用动物的比喻来解释:狗和猫吵架,常常狗要欺负猫。猫看见狗就要逃,狗看见猫就要追,这是自然的现象。猫面对压力选择逃避。

有一次我看见狗与猫吵架时,这一只猫没有逃,反而迎战(硬对)。它整个身体弯曲,毛都站起来,脸也很凶。它整个身体都起变化,它是进入紧张的状态,它要迎战面对这一只狗。这一只狗看见猫变形,也怕就逃。

今年我在中国西安的旅店看电视,刚好有一个节目播放蛇的生活。其中有一段播放,当蛇遇到危险时,蛇的反应。蛇面对压力也有两种的反应:逃避或迎战。它若感应危险就马上跑掉,有时它没有跑掉,反而迎战。你看见它的头与颈项都站来,准备与你斗。

在动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两种的行动,一是逃避,另一是迎战。人也是这样,有时我们勇敢去面对,去迎战去拼。有时我们选择逃避,不敢去面对问题。

迎战或硬对,结果整身都是伤,与人的关系也闹僵,将事情都弄到一团糟。自己伤,别人也伤。有时你胜,但是胜了事情,却输了感情,输了友情,输了亲情。

一个太太很高调对朋友讲,我的丈夫要和我吵架,我shot到他无话讲!她胜吵架,却输了感情。他的丈夫讲不过她,让她shot,也不要和她讲,在外面找另外一个来讲。胜了吵架输了感情。迎战硬对,最后大家都输了。

逃避,表面看起来无事,其实危机还在。有一天爆发起来,很难收拾了。
我们回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的处境,前面有红海,后面有埃及的追兵。在这一种绝望的处境中,摩西如何去应对呢?摩西是采取逃避或是迎战?要逃也不可能,200多万的以色列人要跑到那里?要打,用什么与埃及兵车相打呢?在这一片混乱与绝望中,摩西对以色列人说了一句话:「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要静默。」(出14:14)

静默就是安静的等候。摩西要教导以色列人一个属灵的功课,面对压力时,当学习安静等候上帝的时间。原来这是上帝给我们一个正确面对压力的模式。当我们面对极大的压力时,不要紧张去面对,不可靠自己的血气去面对,也不要埋怨。当学习安静自己,来到上帝的面前祈求,等候祂的时间。

摩西已经学习到这一个功课,所以无论他遇到什么大小事,都先安静在上帝的面前,谦卑的向上帝祈求,寻找上帝的帮助。当他安静自己时,上帝就开始动工了。当他将自己交托给上帝时,他的压力也相对的减轻了。

美国有两间出名大学的教授,都一致的指出一个事实:「基督徒无论在心灵或身体上,都比较健康,因为在教会的生活中,崇拜、祷告、团契和听道中,他们得到身体的放松与压力的减轻。」你知道吗?原来你来敬拜上帝是一种的减压。

其实在这一段的敬拜中,你是最好放松自己的时间,你不是浪费时间,你乃是在属灵上充电,领受天上的能源,让你有能力来面对你日常的生活。虽然你在家里也可以charge你属灵的电池Battery,不过你在崇拜中的感受是特别不同的。所以,请大家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敬拜的时间。
有一本有关心灵保养的小册子,提供了几个具体的方法,让我们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1.相信上帝永远与你同在。(上帝不会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感觉他离开我们)
2.向上帝表白你的惧怕和疑惑,寻找祂的指引与帮助。(祷告寻找出路,相信上帝会为你开路。)
3.花时间找出造成压力的原因。(先要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4.找个好朋友分享你所关切的事,千万不要单独一个人去处理每一件事。(上帝会安排人帮助我们,为什么我们不去找他们帮助呢?)
5.检讨你的价值观与优先秩序。(什么是你最关心的?自己?事业?工作?朋友?家庭?或是上帝?)
6.保持健康。(健康第一,人来到50,所讲的话题就是健康,不是Money)
7.不要试图马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先处理能解决的事。(不能解决的事,只有交托给上帝,烦恼也无用。)
8.安排生活并减除不必要的压力元素。(不要给自己太忙,太多的要求,也不要与人比较。)
9.确定足够的睡眠,保持活力!(有机会睡就要睡,也要按时睡,不是等到累了在睡。)
10.对自己、朋友和家人要有实际的期望。(不可要求太多太高,特别是对孩子,不可期望太高。)
结论:
在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的压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我们不要逃避,也不要迎战硬对,我们当学习安静在上帝的面前等候祂自己的时间。一方面,领受上帝的智慧来分析事情。另一方面,领受上帝所赐的能力,勇敢去处理事情。若有这一种的应对,相信我们能将压力看成点心。压力若成为心灵的点心,那么我们化解了压力之后,更加有信心继续向前奔跑。

主日讲章 – 22 福音和人基本的需要 16-08-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九月 02, 2009 | 0 comments »

福音和人基本的需要

路加福音5:27-32

几年前在非洲的Nairobi 奈罗比,举行一个国际宣教大会。这一个会议的主题:「主耶稣基督就是答案!」Jesus Christ is the Answer. 这一句话相当的美与富有意义。主耶稣就是人生与世界的答案。但是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要问:「人生的难题又是什么?」我们常常提供给别人答案,但是却不知道别人的问题在那里?为什么我们传福音没有效果呢?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给予别人答案,但不明白他们的问题在那里?我们常常喜欢读福音小册子给别人听,然后邀请他们决志信主。虽然有时他们也会决志信主,但还是不明白福音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事实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若我们相信主耶稣能够满足人的需要,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需要。这也就是针对问题,给予正确的答案。比如在辅导时,我们不能将一套的答案给所有的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嘛!每个来寻找辅导的人,他们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同样的,病人去找医生治疗,医生也要按着病人的病情给予药物。不是一种药可以满足所有的病人!如咳嗽,有热咳、冷咳,有痰无痰,早上咳、晚上咳。

有时我们遇到推销保健品的人,他们喜欢高举保健品,并且告诉我们若吃这些保健品,任何的病症都可以得到医治。我告诉你,这一句不能相信,太夸张了!我相信某一种保健品能够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但我不相信一种保健品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世界上是没有仙药的!所以,先发现你的需要,才去寻找合适你的保健品!

当主耶稣呼召马太时,他马上放下工作跟随了主耶稣。为什么他即刻接受呢?我们来看看他内心的需要。

他是一个税吏。税吏也是罗马政府的代理人。在主耶稣的时代,罗马政府的抽税制度是全世界最完善的。在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有代理人去收税。犹太人憎恨罗马人,因为他们被罗马人征服。那么,那些人替罗马政府工作的人,都被看为是卖国贼。日本手时,凡替日本人做工,被称为汉奸、走狗、卖国贼。马太就是被他的同胞看为是卖国贼或汉奸!
另一方面,犹太教的规定,这一类的人被禁止进入圣殿崇拜。税吏与痲疯病人和妓女被列为禁止进入圣殿的人。马太生活在被同胞仇视的环境中。另一方面,他的家人也因他羞耻,抬不起头来。他失去自尊,活在惭愧与苦闷中。他在寻找突破这一个心灵的困境,他要走出生命的死路!

他当然听过主耶稣这一个人和祂的工作,所以,当主耶稣经过时,向他发出呼召, 他马上以行动来回应,他放下他的工作,全时间去跟随主耶稣。一个解经家说:虽然他失去了一份累积财富的事业,但他恢复了人性的尊严,他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主耶稣了解他的问题,也满足了他的需要。

从这一件事让我们学习,按一个人的需要向他传讲福音。到底人的需要是什么?
有一位出名的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提出了人有几方面的需要。他的理论广泛被人接纳与应用。我们称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那我们也就应用他所提到的几方面的需要,来看如何向不同的人传讲适当的福音信息。

1.生理的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这些欲望形成人类在这世界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这一些基本的条件必须先得到满足,那他才会去思想其他更高层的需要。当一个人肚子饿,没有饭吃,你向他传福音他能听得进吗?

他所需要的不是福音,而是吃饭。所以,你若要向这一类型的人传福音,那你就先要喂饱他,先满足他基本的需要才向他传讲福音的信息。

你看主耶稣的行动也是如此。当人有病祂医治,当人饥饿祂给他们吃饱。在不同的人当中,祂就用不同的方法去满足他们生理的需要。主耶稣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这样说:「你要吃饱就要先相信我!」「你要得医治就先跟从我!」主耶稣对人的关怀从来是没有条件的。主耶稣的怜悯是完全没有附带任何的条件。那些有需要的人,只要到祂的面前,祂就医治与满足他们的需求。

2.安全的需要 Safety Needs
人类需要安全感。人们都盼望过一个安定的生活。若你所居住的高楼,有一天被发发裂痕,顿时大家都惧怕这一栋是否大楼会倾倒。这一个担忧使人失去安全感。

请问若你还有一间屋子,你是否会先搬出去呢?
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使人没有安全感。在一个动乱的国家,人民有安全感吗?面对恐怖份子的威胁,也使人失去安全感。一个小孩子很怕狗,而每天放学回家他都需要经过一条小路。这一小路有野狗在游荡。这就造成了心理很大的威胁。所以,每天要放学之前,他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有时心跳很快,有时要呕吐或胸口沉闷,呼吸困难。这就是怕到影响生理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安全感受到了威胁。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谈到危害现代的七项惧怕:1.怕穷,2.怕失败,3.怕病痛,4.怕失去爱,5.怕老,6.怕失去自由,7.怕死亡。不过华人在这一方面应加一样:怕鬼!成龙怕什么?怕打针。其实这七项的害怕都是最基本的,也是破坏了人心灵的安全感。

面对这一层面的需要,我们如何向他们传福音呢?当我们向他们传福音也必须认同他们的惧怕。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他们的胆怯或没有勇气。有些人很高调的传福音:「怕什么?信耶稣的人什么都不怕!」我相信主耶稣不会这样讲的!主耶稣非常认同与肯定我们的苦难。他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在我里面你们有平安!」

主耶稣知道我们会遇到苦难与恐惧,所以祂应允赐力量给我们去面对,甚至也可以向惧怕挑战。

在主耶稣里,虽然有时我们会贫穷,但仍然可以数算主恩;在主耶稣里,虽然有时我们会失败,但仍然可以站起来继续的行走;在主耶稣里,虽然我们会衰老,但仍然可以保持活力;
在主耶稣里,虽然有时我们会病痛,但仍然可以保持心中的平安与喜乐;在主耶稣里,虽然我们有一天也会面对死亡,祂必定能够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恐惧,而带给我们安全感!

3.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这是比较高层次心理的需要。当一个人拥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以及安全感之后,他也就渴望被爱。人不是一粒孤岛,孤单单的立在海洋中。人乃是需要与人建立关系,这也是归属感的满足!

关系乃是建立在爱与归属上。若一个人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可能产生不正当的行
为。

槟城有一个精神科的医生,在一项针对虐待孩子的事件发表意见。他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虐待,将来会产生怪癖的行为,神经衰弱,疑心疑鬼,性格也会变得孤独。这一种人将来若是结婚组织家庭,他也会虐待自己的妻儿。因为他的内心有这一种报复的心理!」人在这一个爱与归属的层次上,若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这一种不正当的行为。

1948年,Mother Teresa ,在印度开始服侍「穷人中的穷人」。到今天她的组织,在世界五大洲共有一百六十多个福利院,收容了各种问题的病人。她的组织目前有四千多个修女,几万个工作人员以及义工。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今天人类最大的病症并不是痲疯病或肺病,而是得不到别人的关怀与同情,以及被人抛弃的感觉与事实!」换一句话说,缺乏爱与归属感才是人类今天的大问题!

针对这一方面的需要,如何向他们传福音呢?福音就是上帝爱世人。福音也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接纳了每一个人。在主耶稣里我们经历了上帝的爱,也知道祂接纳我们成为祂的孩子,并且让我们能够生活在祂的大家庭里,也就是教会。所以,若一个人愿意接受福音,并且参加教会,那么肯定的他也能够在爱与归属这一方面得到满足!

4.自尊的需要 Self-esteem Needs
自尊的需要包括一个人的能力被肯定,被欣赏、被重视。这也就是成就感的需要。
然而,我们发现许多人在这方面的缺乏,也就是缺乏自信心。有一间大学对大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竟发现超过80巴仙的大学生缺乏自信心。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

本来知识就是力量。越有知识越有能力。然而,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未来社会的栋梁,竟然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前途没有信心。以前的时代,大学生是天骄之子。大学毕业就有了一份收入丰厚的职业,那可说是前途无量。然而,今天满街都是大学生,毕业也可说是失业,或者找到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对自己能有什么信心呢?

缺乏自信心很难成就事情。不能成就事情也就没有成就感。那么自尊也就不能得到满足。面对这一层的需要,主耶稣的福音如何可以满足他们呢?

我们的信仰确定每个人都是上帝精心的杰作。上帝既然让一个人生在世上,必然有祂自己的意思。换一句话说,上帝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祂的计划。所以,每个生命都是有用的。我们当回到上帝的面前,去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并且相信上帝要使用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用的,不要自抱自弃。

早期美国有一个电视节目--ABC,Any Boy Can。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位拳手。他对青少年人说:「无论你是白人、黑人、黄种人或红种人,只要你尊重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你就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了!」在主耶稣里让我们去发现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5.自我的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能够完成他的愿望,潜能能够发挥出来。我想这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人生境界。然而,自我实现最大拦阻,也就是挫折。挫折使人得不到所要的,并且捆扰人的心灵。结果令人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如愤怒、妒忌、忧忧等等。为什么我们不能自我实现呢?

1.我们想得到超过能力所能得到的享受。比如有些人整天想出国旅行,但是自己的经济能力却不允许他这样做。结果这一个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了挫折感。看见别人出国旅行,他不能,所以伤心!

2.雄心与才能不能调和。我们都有一个雄心,也就是理想。但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本事去达到我们的理想。一个女孩子很想当歌星,这是她的理想,但是她的歌声却是走调的。所以,你想她怎能达到愿望呢?我们有第一流的雄心,却有第三流的才能。这也就产生了挫折感,而不能达到自我实现。

那么福音的信息怎样能帮助这一些人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呢?我不是说当我们信了主耶稣,理想一定能实现。那么主耶稣如何帮助我们自我实现?
a.在主耶稣里,发现自己的才干及接受事实。我的才干就是这样多,我接受这一个事实。
b.在主耶稣里按著自己的能力来定目标。我所订的目标并没有离我的能力太远。
c.依靠主耶稣赐给的能力去完成应做的工作。若我们以这一种的心态去计划与行动,我相信能完成我的理想,以及自我实现!

以上所提到这五方面,乃是从人的基本需要来看传福音事工。我们可以按著人各种不同层面的需要,向他们分享福音。这样福音的事工会更加的事半工倍。

主日讲章 : 21 你也能走在水面上 5-07-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四, 七月 16, 2009 | 0 comments »

你也能走在水面上 马太福音14:22-33
这一段经文可以显示彼得的性格,它告诉我们有关彼得的三件事:
1.彼得的行动十分冲劲。彼得常常没有经过思想,要做就做,要讲就讲。不过,虽然他冲劲,他的心却是单纯的,而且他的冲劲常常是爱的冲劲。

2.彼得时常为着他的失败忧伤。冲劲的人因为没有好好的想过,结果常常为着自己所做的来后悔,不过懂得后悔是一件好事。
3.彼得每次失败时,都会抓住主耶稣。最奇妙的,彼得每次跌倒都爬起来。每次的失败,让他与主耶稣更加的亲近。有人曾说:「一个圣人并不是一个永不跌倒的人,却是一个每次跌倒了,就爬起来,再继续往前的人。」彼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彼得能在水面上行走;彼得能,你能吗?是否有信心就能在水面上行走?耶稣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你相信吗?好多年前,在澳洲有一间教会,有一日教会两个领袖宣布一个消息,就是得到主耶稣的启示,要凭着信心在水面上行走。那一天,许多的人来看热闹,甚至记者都出动,等着这一个在水上行走的神迹。时间到了,这两个领袖祷告了之后,就跳进海。众人等者他们浮上来,然后在海面上行走。他们在等啊!等,却看不见他们浮上来。最后有人发现,他们在另一边浮起来,不是站起来走,乃是溺水。

你若有信心,也不可能在水面上行走。无论你怎样向上帝求,圣灵怎样的充满你,你也不可能在水面上行走。有的人开口关口都是「信心」,他们以为只要有信心祈求,死人也会活起来。其实有信心,也需要有智慧的祈求。这一个神迹只发生在一次,只发生在彼得身上。连伟大的保罗或是约翰,也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请你不要去求这一个神迹。

今天的题目:「你也能走在水面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圣经所记载每一件事,都有它背后的意义。发现背后的意义,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从这一件事我看见背后的意义:「靠着主,你能够超越平凡!」「靠着主,你能挑战自己,并且超越自己及目前的成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个背后的意义:

1.勇于要求
当彼得知道这一个行在水面上的人是主耶稣时,他就马上捉住机会对主求:「主!如果是你,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这是大胆的要求。你看其他的门徒,遇到狂风暴雨,又看见有人在水面上行走,以为是遇见鬼,已经吓到脸青青了。他们都被恐惧所淹没了,他们六神无主了。什么是「六神无主」的「六神」?道家的解释:人体的心、肝、肺、胆、肾与脾,这六个器官都有一个神在管理。当遇到危险时,连神也不见了。遇到事,神先「跑路」。所以你也没有主意。

有时我们遇到忽然临到的意外,也真是让我们惜手莫及,不知如何去回应。比如两辆汽车相撞,当事人肯定是被吓坏的,有些人过度惊吓坐在地上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人自然的反应。

然而,这一个彼得却有不同回应。他作出大胆的要求,也是破天荒的要求:「主!若是你,让我在水面上行走!」有一句话说:「你若想不平凡,那就当勇敢做梦,并且尽力去实现你的梦想!」

在1900年的时代,许多科学家都嘲笑飞机的构想。他们认为这简直是荒谬,也不过是疯子的幻想而已。当时有一些想飞,也尝试用各种方法试飞。有些人装上翅膀从高山上跳下去。当然是有人摔死的!所以,当时的报纸都一致认为:「在飞航的实验上,时间与金钱都是白白浪费了!」然而,有一对兄弟也是闻名世界的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他们将科学家认为是疯子的构思化成了行动,发明了飞机将人类带入了天空的领域。他们勇敢做梦,并且将梦化为行动。

虽然他们将美梦化成了行动,发明了飞机,但是在世界第一次大战时,当时盟军的最高指挥官Marshall Fuchs 参观飞机展览之后,他这样说:「这一些飞机对运动是很好的,但是对军事战争根本派不上用场!」当时他的口气很大,因为他的官位也很大。他看轻飞机的用途,然而想不到飞机变成战争最主要的武器。飞机也成为最快的交通工具。

我们可以使用飞机来缩短我们旅程的时间。这都是因为当时有一般被认为疯子们的构思。他们勇于做梦、勇于要求,结果他们成功的将人类送上天空翱翔。

彼得勇敢的要求,结果主耶稣满足他的要求,以及实现他的梦想!我们对生命是否己经没有什么要求了?我们是否看自己的前途茫茫?我们是否看自己无用了,老了,没有作为了?

我们是否在等时间而己?今天若你不敢要求,明天的你,还是老样子的!你不可能有什么改变的!有一句话:「今天你是什么样的人,乃是你昨天选择的结果。明天你会成为怎样的人,在于你今天的选择。」所以,求主帮助我们勇敢的向祂来要求,并且记得靠着祂去达到目标!

2.勇于突破
当主耶稣对彼得说:「你来吧!」彼得竟然不顾一切的踏出船,走在水面上。 在此我们看见一件重要的事: 彼得要走在水面上,他就必须先要离开船。如果他还留在船上,那他就不可能走在水面上!

「船」代表什么?代表着安全与保障。「海」又代表什么?代表险恶与危险。所以,没有什么人愿意离开他的安全窝,而投身在狂风暴雨中!现代的人都在追求安全感与保障。没有几个人愿意到有危险的地区旅游,因为没有安全感。

当巴勒斯坦在动乱时,有谁愿意去以色列旅游?当印尼发生炸弹爆炸时,有谁还会组团去Loke Toba 旅游呢?当外国在发生流感时,有谁又要出门旅行呢?我们都追求安全与保障,都要躲在安全的船上。

人到中年也已经是定型了,所以就有所谓的中年危机。中年人多数是不愿意再改变了。他们不想换工了,不想搬家了。他们不愿再到另一个环境重新再来。当他们适应了这一个环境,也适应了这一个生活方式,他们总是不想再改变了。

已经定型的中年人,害怕改变。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份的安全感与保障。这才能给他们的内心一份踏实的感觉。中年人不像年轻人,他们想走就走,想换工就换工,想改变就改变,想不做工就不做。他们还年轻,所以什么都敢试。中年人的心态总是不想再换,也不想再变了!所以,人到了中年就很难突破了,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为了。

然而,有一些中年人愿意改变,他们愿意离开安全的小船,重新踏入险恶与风暴的海面上。他们再给自己机会,重新面对挑战,结果又给他们拼出一个春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的中年人,因着勇于突破而在事业上又有一番的作为。

要在水面上行走,就有必须先踏出小船。你知道老鹰如何教导雏鹰飞翔呢?有一段经文给我们一个提示:「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申32:11)。摩西以老鹰强迫雏鹰学习飞行之事,来教导以色列人上帝如何训练他们刚强,以面对挑战的前路。

这一节经文可以看到老鹰是如何教导雏鹰飞行。老鹰必须先强迫雏鹰离开巢窝,牠甚至搞坏了自己的巢窝。那么雏鹰不得不离开安全窝,在空中展开双翅不停的拍打。当牠累了,不能再支持下去了,老鹰就展开双翅将雏鹰背在翅膀上。这样不停的训练,邹鹰的翅膀也强壮了,那么它也可以在高空上自由的飞翔了。牠要享受在空中的飞翔,就需要先离开巢窝,去接受又辛苦又危险的飞行训练。

同样的,要在水面上行走,你要先离开你的船。你的船是什么?你的安全窝是什么?有时上帝为了我们的成长,祂也会强迫我们舍去一些的东西,放弃一些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唯有放弃次好的,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命若不愿放弃次要的,那如何能拥有更好的!所以,当反省是否因为我们不敢去突破,所以我们不能享受上帝更美好的恩典呢?
记得!要在水面上行走,你就有必要先离开你那一只安全的小船。

3.勇于行动
彼得的第一步非常重要。若是没有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我们也不可能在水面上行走。但是第一步通常是不容易踏出去的!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你踏出第一步呢?那就是你对上帝的信心。

当上帝呼召亚伯拉罕离开他的本国本族本家,到上帝所应许的美地,亚伯拉罕面对一大堆的问题:这位上帝是谁,他不知道;应许之地又在那里,他也不知道;更重要的,离开自己的国土与家乡在外飘流,对古代的人来说是一种的刑罚与咒诅。这就有一点像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刑罚--充军。将犯人带到边界荒漠之地,让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回到故乡。面对这样多的问题,亚伯拉罕凭什么踏出他的第一步呢?

圣经告诉我们:他凭信心!因着信,他踏出了第一步,回应上帝的呼召,向自己未知的前路迈进。信心决定你的行动。

若你有机会看溜冰,那些人在溜冰场上,身手多么的美妙。然而,学习溜冰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溜冰鞋是一片的刀尖,若没功夫是站不稳的。开始时,可能你的朋友会扶着你,慢慢的溜,或者你扶着墙壁慢慢的溜。

你若要成功的在溜冰场上大展身手,那么你就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敢的踏出你的第一步。
当上帝呼召我们去做一件事,我们是否以信心来回应?当上帝让你看见某一个事工需要你付出时,你是否勇于行动呢?没有行动也就没有开始,没有开始那里会成功呢?有一句名言:「梦想使人伟大!」但是有梦而没有行动也是枉然的!很多人喜欢做梦,但都是白日梦。白日梦是没有行动与计划的,所以,那是永远都不会实现的美梦。有梦也要有行动,而行动的第一步就需要信心。
若要在水面上行走,你当以信心回应主耶稣的呼召。

4.勇于调整
为什么彼得在水面上走到一半就沉下去呢?圣经记载说:「他因见风甚大,就害怕。」他之能够在水面上行走,因为他眼睛的焦点集中在主耶稣的身上。他只要一心一意的仰望主耶稣。然而,当他的眼光从主耶稣的身上移开,去观看四周围的环境,他才发现原来是处在狂风大浪中。当他一怕,整个人就沉下去了。

其实令彼得害怕的真正原因,乃是他的注意力从耶稣的身上移到风浪,他的眼光的焦点从耶稣移到风浪。所以,他沉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你眼光的焦点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如果你不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你就会分心。你一分心,也分散了你的力量。

有一对夫妇在马戏团表演躲箭。丈夫要射中顶在太太头上的苹果。虽然他们表演了十多年,每一回都是射中的。你想,若是一次射不中,他的太太可能完蛋了!每一回表演时,他就是那么的集中精神,专心的瞄准太太头上那一粒苹果。

他不因十多年熟练了就放松。他说了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既使是你最熟悉的事,也要专心一致的去做,不可因熟练而放松自己。」

彼得的失败乃是他转移了目标,转移眼光的焦点,让他分心,也失去了信心。所以,主耶稣责备他:「你这小信的人,为什么疑惑呢?」当一个人的心中起怀疑时,他的信心就动摇,也失去了把握。

当彼得的生命陷在危机时,他马上醒悟,也即刻调整自己的眼光,重新回到主耶稣的身上。所以,我们听到他大声的呼喊说:「主呀!救我!」这是圣经中最短的祷告,也是最真诚的祷告。

若是我们在信仰的路上失败,或是在人生的路上跌倒,那么就让我们好像彼得一样醒悟过来。我们需要重新调整眼光的焦点。当我们一直在忙碌时,我们会失去方向与目标的。我们需要调整生命的秩序与生活的方向。你生命的秩序是什么?谁是你生命中的第一位?事业是否占了你生命的第一位?家庭是否占了你生命的第一位?主耶稣在你的生命中到底排在第几位呢?

重新安排与调整生命的秩序与生活的目标,你将能够过着和以往不一样的生活。
彼得因为勇于调整自己的焦点,让眼光重新集中在主耶稣的身上,那他再一次恢复信心与勇气,继续的与主耶稣走在水面上。我们是否应该安静与反省自己,看看我们生命的秩序与生活的方向是否迷失了。若是,那就让我们重新的调整自己,这样我们也能继续的在水面上行走。

结论:
彼得是天下第一,他是天下唯一的一个人,行在水面上。因为他敢:
勇于要求、勇于突破、勇于行动、勇于调整!
若我们也要在水面上行走,也让我们学习彼得的精神。

主日讲章 :20 怜悯 12-07-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四, 七月 16, 2009 | 0 comments »

怜悯 马可福音6:33-44

主耶稣给五千人吃饱的故事是大家熟悉的故事,若是你有参加过主日学,你肯定是有听到这一个神迹的故事。圣经说,吃饱的男人共有五千。那么到底有没有妇女和小孩吗?肯定是有!不过以前的人计算人数时,不把女人和小孩算在里头,若加上妇女和小孩,有人估计约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
我们在圣地旅遊时,也到这一个小山坡观看。

到底这一些人从那里来?马可福音提到「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约翰福音却提到「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约6:4)从这一节经文,我们可找到这一万多人到底从那里来,原来他们是从世界各地要到耶路撒冷过节期。逾越节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期。若他们有机会也都会回到耶路撒冷守节期。
有一年我去广州,那时是接近华人新年。我们去火车站买火车票,要到另一个地方。我看见从来未曾看见这一幕,那就是火车站的广场挤满了人,有人甚至在那里排了几天的队,晚上也睡在那里,为了只买一张车票回家过年。这一些中国人好像犹太人,要赶回家乡过节期。

当时的犹太人是步行,不是乘车骑马,他们是成群结队从外地步行回来。当时主耶稣的名声已经被传开了,他们也听见有关主耶稣的事件。这次刚好遇到主耶稣,所以他们都成群结队的赶去见主耶稣,为了听主耶稣讲道,看主耶稣施行神迹。

主耶稣看见这一些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主耶稣和门徒本来是要找一个地方安静休息,却被这一些人破坏了。然而主耶稣却没有反感和生气,却怜悯他们。主耶稣体察他们的需要,看见这情形也都动了慈心。主耶稣比喻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

为什么羊需要牧人?
1.羊若没有牧人就会迷路。羊是最愚笨的动物,所以才需要牧人的带领。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猪或狗需要牧人。狗和猪很少会迷路的,你把牠们丢在另一边,不久就看见牠们回来了。你知道牠们是怎样认路?狗是靠嗅觉,嗅什么?嗅自己的尿。所以,你常常看见狗在路旁撒尿,为了就是要认路回家。
猫怎样认路?牠是靠听觉和气味认路。猫的视力在白天不大好,所以牠就靠听和嗅来认路。有一个人不要他的猫了,就把猫丢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知道猫会认路,所以就走大路又走小路,为了要混乱猫的头脑。可是当他丢下了猫,他自己反而迷路。他就打电话给太太:「我迷路了!猫回来了吗?」太太说:「猫早就回来了囉!」那个人对太太说:「赶快带猫来,带我回家!」羊若没有了牧人就会迷路。

2.羊若没有牧人就不能抵抗危险。羊是最温柔的动物,牠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牠的反应又慢,跑得又慢,若遇到凶猛的打兽,牠就是他们丰富的晚餐。羊若走下山谷,牠也没有能力自己爬上来,所以牧羊人需要用杖把牠们钩上来。

所以,没有牧人的羊是危险的、可怜的。主耶稣看见这一群人,祂知道他们内心的渴慕上帝的真理。他们需要上帝的话语来满足心灵的需要。他们需要上帝的话语来指引生活的方向。主耶稣怜悯他们,用上帝的真理教导他们,满足他们心灵的需要。接下来,他们肚子饿了,主耶稣如何满足这一群人身体的需要呢?这就是主耶稣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蹟。让我们来看看当中所要表达的信息。

1.在怜悯中看见自己的责任
门徒们看见天色晚了,这一些人应该去找吃了,所以就请求耶稣停止讲道,吩咐众人散开。这一种反应是很自然的。想不到主耶稣竟然回应:「你们给他们吃吧!」其实主耶稣是知道如何给予这一群人的吃饱,只不过他要藉著这一个机会,教导门徒明白一个真理:在别人的身上看见自己的责任。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应尽的本份。既然你们知道他们饿了,就给他们吃吧!

在台湾有一个机构,每年他们都举办一个运动,那就是送炭运动。炭就是热,热就是温暖。换句话说,将你温暖和关怀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他们把所筹到的金钱来支助福利机构,如老人院、孤儿院、戒毒所、落后的宣教区。这一些地方都有极大的需要,他们把关怀送到那一些地方,去温暖那些有需要的人。这就是送炭运动。
这一个运动有一个口号:在别人的身上看见自己的责任。这一个口号也就是从主耶稣对门徒的这一句话:「你们给他们吃吧!」而来的。主耶稣教导门徒也启发我们一个人生的真理:在怜悯中看见自己的责任。

2.在怜悯中承认自己的不足
门徒对耶稣说:「我们去买廿两银子的饼干给他们吃吗?」廿两的银子等於一个普通人六个月的薪水。门徒的意思是,即使我们做半年的工,所得到的工钱也不够买饼给这一群人吃。一万多人要吃饱,去那里找钱来买食物呢?门徒的反应很自然的,他们很坦白的告诉老师,我们没有能力给这么多人吃饱。「老师,这一件事超过我们的能力啊!」门徒们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有一件事我们要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你是人,你是有限制的。所以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因为你不是上帝。唯有上帝才是无所不能的。这是基督教的人生观。

你不是超人(Superman)我们看超人的电影,以为他什么都能,其实,既使是超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也是有限制的。主耶稣在这一个事件上,教导门徒以及启示他们,一个非常宝贝的功课: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

3.在怜悯中发现自己所拥有的
门徒对主耶稣说:「我们只有五个饼和两条鱼!」主耶稣乃是要门徒去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我有什么?」这一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只有你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你才能有效的去发挥。你当先问自己:「我有什么?」接下来你才能问:「我能给什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你怎能给出去呢?
这里的饼到底是什么饼?原来是一个大麦的饼。在当时,大麦饼是最便宜的,也是最卑贱的的食物。其实,直接的说,这是穷人吃的食物。有钱的人绝对不会吃这样的饼。这一种大麦饼很难吞嚥,所以有钱人不会去吃这一种的饼干。

那么这两条鱼到底是什么鱼呢?这两条鱼是小鱼。不过这两条小鱼是鹹鱼。以前的时代没有雪櫃,那么要如何把鱼、肉或菜保存下来?唯有将鱼去醃成鹹鱼,把菜醃成鹹菜,才能保留下来。

为什么是大麦饼和鹹鱼呢?大麦饼是很难吞吃的,又缺乏味道,所以他们就需要鹹鱼来调味,这样也帮助他们将麦饼吃下去。这两样东西都是普通的食物。

在当时,门徒所拥有的就是这两样食物,而这两样都是非常普通的东西。在穷人的家庭都可找到的东西,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也就是这么多,然而他们愿意把它献给主。

你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吗?你的才干、恩赐,优点是什么,你知道吗?你有没有发现你很会讲话,口才第一流,这是你的优点与资源,你是否愿意献给主,传扬祂的福音?你在某一方面肯定是有优点,去发现它,然后献给主,让祂使用你的资源,成为更多人的祝福。
主耶稣在这一个神蹟的事件中,教导门徒以及启示他们这一个重要的真理:看见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4.在怜悯中宣告人的有限与神的无限
当主耶稣接过这五个饼两条鱼之后,祂就举目望天祝福之后,就擘开分给门徒,门徒接过之后,又分给其他的人。他们发现到越分就越多,到最后大家都吃饱了。门徒与众人看见这一幕,他们不得不宣告说:人是有限的,神却是无限的!

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时,並懂得仰望上帝,我们肯定会体会到上帝的无限。当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你一直看自己很伟大,大到连上帝你都看不见。你的眼睛只有自己,这就是目中无人也无神。这样的人怎能体会到上帝的大能和无限呢?然而,当你谦卑自己,承认自己的有限,並且仰望上帝,上帝的能力就会在你的身上彰显出来,你也就能体会到祂的无限。

一个不起眼的小灯泡,很少人会去注意它。它是那么的普遍,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不过,当它和电流一接触,它就大发光明,照亮黑暗之处。它成为人类的必须品。灯泡是有限的,电流却是无限的,当有限接触到无限时,它也就能带给人类极大的祝福。
主耶稣让门徒亲身体会到一个功课:人若愿意谦卑自己被上帝使用,他就能够体会到上帝的无限。

5.在怜悯中体验上帝的恩典够用
当大家都吃饱之后,门徒们将碎饼和鱼收集起来,竟然装满了十二篮。这就是主恩够用,並且有餘。 华人很喜欢鱼,特别是新年的贺年卡常常出现鱼。「鱼」和「餘」同音。意思是年年有餘。华人很喜欢玩这样的东西,如168,广东话「一路发」,真的发咩?
不过,以后若你收到贺年卡,你看见鱼的时候,希望你想到主耶稣的神蹟,五饼二鱼,在主耶稣的手中肯定是有餘的。上帝的恩典够用,你若相信祂,就能体验到祂的恩典。
「门徒收集起来,一共有十二蓝」,我们看见主耶稣没有浪费资源,连碎饼碎鱼祂都收拾起来。今天我们是否太浪费资源了?地球的资源已经被人类过度的浪费了,若这样下去,吃亏的最终是人类。
主耶稣教导我们不要浪费资源,这包括物质和生命的资源。所以,让我们在怜悯中体验上帝的恩典够用,以及不浪费资源。
结论:
主耶稣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蹟只发生一次,我们今天不是祈求上帝给我们能力去施行这个神蹟,而是让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去发现和实践生命的功课。这功课包括:
1.在怜悯中看见自己的责任
2.在怜悯中承认自己的不足
3.在怜悯中发现自己所拥有的
4.在怜悯中宣告人的有限与神的无限
5.在怜悯中体验上帝的恩典够用

主日讲章:19 圣灵充满的表记-真善美的生命-24-05-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二, 五月 26, 2009 | 0 comments »

圣灵充满的表记-真善美的生命

加拉太书5:25

什么是表记?表记是可以看得见的记号,为了表达一个特别的信息。在教会中有不少的表记,如洗礼,表示我们与主耶稣一起埋葬,一起复活。

圣餐,表示我们纪念主耶稣的受难。教会的十字架表明上帝爱世人,牧师领你知道这块表示什么?其实是狗领表示顺服。
这一些表记或记号乃是要表达基督教一些重要的真理。那么一个基督徒被圣灵充满,他的表记又是什么?什么叫「被圣灵充满」?

圣灵充满就是圣灵完全掌控和管理一个人的生命。若生命被圣灵掌控和管理,自然会活出真善美的人生。圣灵充满我们的生命,我们就能够彰显主耶稣的能力和慈爱你被什么东西掌控,就会结出那个东西的果子来。若被仇恨掌控,自然就结出仇恨的果子。仇恨的果子是什么?就是破坏和伤害。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的希特勒大屠杀600万的犹太人。这是世界历史悲惨的一页。所以,有些人非常有兴趣知道,为什么希特勒会大开杀戒,手下不留情的杀害600万的犹太人?当然有一些是公开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没有公开的原因。

有人这样说,在他童年时,他看见他的妈妈和一个犹太人鬼混。这一个事件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他仇恨犹太人,但又没有能力去报仇,唯有将这一个仇恨压下来。后来他上台了,拥有了权力,加上当时欧洲各国也在排斥犹太人。他藉著这一个机会,将他对犹太人的仇恨完全的发洩出来。结果单单在德国就有600万的犹太人丧命。希特勒被仇恨所充满,仇恨掌控他的生命。仇恨所结的果子,就是破坏和伤害。

你若被圣灵充满,就能结出圣灵的果子,圣灵充满的表记,就是活出真善美的生命。什么是真善美的生命呢?

1.真:真理
耶稣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3)圣灵是真理的灵,他充满我们,为了让我们明白真理。所以,圣灵充满的第一个记号,就是追求认识真理。

真理是什么?当彼拉多审判主耶稣时,他问主耶稣一个问题。真理是什么?这一个题目太大了,太深奥了。哲学家有他们的解释,不过你看了他们的解释,你也不晓得讲什么?神学家也有他们的解释,不过,我们平凡的头脑还是不明白他们的解释。
真理是什么?若要明白这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真理的灵来引导。真理的灵引导我们回到圣经去发现真理。

圣经是记载上帝的话语。圣经也是天父写给在地上儿女的家书。以前的时代是靠书信联络,那时还没有电话,写信是唯一沟通的方式。不像今天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今天很少写信了,我们靠电脑e-mail或电话或SMS。我有一个朋友,他们的孩子在美国工作,他告诉我,每天他的孩子都打电话回来和他们谈话。所以他们感觉到,孩子虽然远在美国,却像在身边一样。

在以前的时代,孩子在外读书或工作,父亲经常写信给孩子,一方面关心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他知道家里所发生的一些事。孩子每次收到家书时,总是很兴奋,因为他又可以知道家里的事情。

圣经是上帝写给我们的家书,里面有祂的关心和叮咛交待,所以读圣经也能明白天的心意。圣经是真理的根据,是教会信仰的基础。教会的信仰和基督徒的生活,是扎根在圣经上。若离了圣经,教会的基础崩溃,基督徒的生活失去方向。

有一个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三只小猪造屋子的故事,一只用茅草盖屋子,被一只大灰狼一口气就吃倒了。第二只小猪用树枝盖屋子,也被大灰狼一推即倒,最后一只小猪却花时间用石头将屋子盖起来,结果任凭大灰狼怎样吹,怎样推,也推不动,屋子仍然稳固不动摇。屋子若要稳固就要花时间去建造。根基若稳固,没有任何的势力可以把它推倒。

教会的根基是建在圣经上,基督徒生活的根据也是建立在圣经上。若不读圣经,若不打好自己的根基,遇到风雨的吹打,异端邪教的诱惑,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在砂劳越的诗巫,那边有很多基督徒。每次到清明时,商人就推销祭拜的礼品给死人。在这一些礼品中,总是有阴间钞票。当然要基督徒去购买这一些钞票烧给死人是不可能之事。但是他们还是有办法让一些基督徒购买。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他们在宣传上这样说,这一些钞票专专给基督徒用的,是烧给天堂用的。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基督徒去买来烧。这一本卫理版的封面就是这样写:「清明扫墓,勿烧冥纸」这一些基督徒受影响,因为他们在信仰的认识上无知。他们不是基督徒,是胡里胡涂。我们不要做胡里胡涂,应该做一个真诚的基督徒。一个真诚的基督徒必定要懂得真理,也唯有真理才能让我们成圣。

今年我们槟城卫理公会开始了卫理信徒培训学校。我用了这徽章。鸽子代表圣灵,金灯台代表教会,这一本书代表圣经。这个意思就是教会是建立在圣经上,信徒若要明白圣经的真理,就需要真理的圣灵来引导。这一幅图画就构成一个事实。教会或信徒若离了圣灵,就不能完全明白圣经的真理。另一方面,圣经是教会与信徒的基础,若离了圣经,真理的灵也不在我们当中了。

当你说你被圣灵充满时,请问你是否是很喜欢读圣经?圣经的话语是否成为你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你生命的真,就是让真理的灵引导你明白真理,并且活在真理。那么要如何活出真理呢?我们就来看圣灵充满的第二个记号:善。

2.善:善良
保罗对加拉太的信徒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加5:22-23)圣灵充满的第二个记号,就是结出圣灵的果子。你被圣灵充满,你的生命就会展现善良的一面,你也会有善良的品格。

近来品格塑造一个课题,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在中国大陆很流行这一个课题,他们也出版了不少这一方面的书本。
他们发现许多的家长非常注意孩子的知识,却忽略了品格。结果栽培出来的孩子,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孩子长大之后,不会感恩父母的栽培,反而将父母遗弃。

报纸也有这样的报导,有些孩子将父母送去医院,然后就不管了,结果医院找不到孩子来办理手续。
有知识没有品格,这一个人将是一个没良心的人,不懂得感恩的人。一个有专业却没有品格的人当官,他会成为贪官,贪得无厌。若一个国家充满这一种没有品格和良心的人,你说这一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呢?

德国诗人歌德说:「如果失去金钱,你只失去一点;如果失去名誉,你就失去很多;如果失去了人格,你什么都没有了。」台湾前任总统陈水扁,你说他还有什么?可能他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了!

基督徒在这一个社会上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品格。不过,品格的塑造不是基於人的力量和方法。你可能懂得超过20种不同品格的塑造,(现在已经有品格塑造的课程,可以让我们去上课),但是你不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善良的品格。

圣经给我们的教导,品格的塑造乃是圣灵的工作。当圣灵充满一个人时,他就会结圣灵的果子。当他顺服圣灵的引领时,圣灵就会在他的生命中动工,感化他、教导他、塑造他,这样他的生命与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光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光是能够被看见的,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什么是人能够看见的?那就是我们的生活、行为和态度。我们是否让人从我们的生活中看见主耶稣呢?

有一个小孩去巴杀买一篮的鸡蛋,在回家时不小心跌倒,那一篮的鸡蛋也摔破了。他害怕回家被妈妈责打,所以坐在路旁大哭。路人经过,有些人骂他不小心,有些恐吓他回家就知道妈妈的厉害,有些人同情可怜他。有一个路人了解事情后,就拿出一点钱给这个小孩,又呼吁其他的路人,一人出一点钱来帮助他。结果其他的路人也纷纷的付出钱来给他。孩子拿了这一些钱,大受感动,他看见这一个人,对他这样说:「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主耶稣?」小孩在这一个路人身上看见主耶稣。这一个人的善行将他善良的品格彰显出来。

圣灵充满的其中一个记号,就是结出圣灵的果子,而圣灵的果子也就是善良的品格,品格是光。光就是见证。若你说你被圣灵充满,请你将这一个见证彰显出来吧!

3.美:美事
什么是生命中的美事?传福音就是一件美事。主耶稣告诉我们;一个罪人悔改,在上帝面前的使者,也是这样为他欢喜。一个罪人的悔改,天上也要充满着欢呼。传福音是一件美事。

圣灵降临的最大目的,就是推动我们传扬福音。使徒行传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

若我们仔细看一看使徒行传,你就会发现圣灵的降临,为了给予门徒们能力和智慧,传扬主的福音。所以,若你说你有圣灵的充满,请问你是否有传福音带领人归主?

你知道传福音应从那里开始?有一次主耶稣医好一个被鬼附住的人,那人被医治之后,决定要跟随主耶稣。但是主耶稣却吩咐他回家去,去做什么?去向家人传福音。

在主耶稣传福音的计划里,家就是耶路撒冷。所以我们应当从家里出发,向亲戚朋友传福音。亲戚朋友是与你有关係的人,传福音是从关係开始。有一种布道法是关怀佈道法,意思是你应当和所认识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係,以便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福音。

关係是一座桥樑,桥樑本身主要的目的就是接连两岸,让两岸的人更容易的构通。传福音需要从关係开始。我在新加坡唸三一神学院神学时,有一个外国人教我们教会增长学。他是一个美国人,却讲了一口流利的华语。在他研究华人的风俗习惯,他发现上帝给华人一条传福音的路线。

这一条路线就是亲戚的路线。华人对亲戚的称呼,很注重也很有研究的。外国人称长辈是Uncle或Aunty而已。这两个称呼就将所有的人都包括在里面。男的比你大,就称他Uncle;女的比你大,称她Aunty是没错的。你这样的称呼就是很有礼貌了。

但是华人对亲戚的称呼不是这样简单的,乃是非常复杂和研究的。父亲这一边的兄弟称为伯伯或叔叔,妈妈那边的兄弟称为舅舅;爸爸的姐妹称姑姑,妈妈的姐妹叫阿姨。爸爸兄弟的孩子是堂兄、堂姐,妈妈兄弟的孩子却称「表的」,爸爸姐妹的孩子却不能用「堂」,而是用「表」。这是中国人有这一种重男轻女。这样的称呼是外国人不能理解的,他们也搞不清这么多的称呼。

我这一个美国的讲师说,若你用图表把这一些亲戚的关係画起来,你就发现这一条关係的线,拉起来就好像面线这么长。我们还有一句话说:「蟑螂亲」。什么是蟑螂亲呢?因为蟑螂的繁殖力很强,很会生:华人的亲戚好像蟑螂那么的多!

我这一个美国的讲师说,原来上帝给华人一条传福音的路线,那就是亲戚多的路线。若按这一条路线去寻找亲戚,你也传不完!所以回到你的亲属那里,去发现这一条路线,然后按著我们的需要向他们传福音。

传福音的一件美事,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应尽的本份。圣灵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最大的目的也就是激励我们传福音。祂也要赐给我们勇气和智慧,向各种不同层面的人传讲福音。在我们的身上是否有这一个记号呢?

结论:
你有被圣灵充满吗?每个重生的基督徒都拥有圣灵在我们的心中,但是否让圣灵来掌管我们的生命呢?若你说你拥有圣灵被他充满,请问你的生命是否活出真善美呢?
真:追求真理,勤读圣经。
善:结出圣灵的果子,以品格见证主耶稣。
美:传扬主耶稣,带人归主。

主日讲章 18 : 希望 ( 14-4-09 )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四, 五月 14, 2009 | 0 comments »

希望 马可福音5:25-29;30-34
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最出名的演讲题目:「无畏的希望」。他在2004年发表了这一篇演讲,因此让他的名声大起,也令人注目。其实,「无畏的希望」这一句话并不是他发明的,而是出于他的牧师Jeremiah Wright赖特口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赖特会讲出这一句话呢?原来在20多年前,他在一个布道会上讲道,他是对一幅图画的评论,也以「无畏的希望」为题目来布道。奥巴马就在那一晚的布道会,被这一幅图画和牧师的一句「无畏的希望」大受感动,感动到不停的流眼泪。这一幅图画也改变了他的生活,因这一幅画让他立志要竞选美国的总统。

到底这一幅感动奥巴马的图画是什么图画呢?它有什么特别与意义呢?这一幅图画是英国的一位画家,在100年前所画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名为「希望」你看这一幅图画,一个少女坐在一个象征世界地球的上面,她手里拿着一把古代希腊的七弦琴,另一只手轻轻的拨着只剩下那一根的弦,并且她在俯耳倾听这一根弦所发出来的微弱声音。
赖特牧师说:「虽然这一名少女好像是受难的软弱者,但是画家仍然勇敢给这一幅图画一个主题:「希望」。奥巴马从这一幅「希望」的图画,看见受难者的希望,也激发自己,立志竞选总统。他知道自己是黑人,在美国白人掌权的国家,黑人是属于弱者。虽然自己是弱者,他却看见希望。

受难者的希望,这一句话点燃一个人的盼望,让他看见一丝的亮光,亮光也就是希望。
刚才那一段经文,提到一个妇女为了得到耶稣的医治,而努力的挤到祂的背后,用手去触摸祂的衣服。她相信只要触摸耶稣的衣服,她的病必然会得到医治。她存着信心,点燃内心的盼望,最后得到了医治。

英国有一位出名的解经家巴克莱W. Barclay,他给这一段经文一个非常激励性的题目:「受苦者最后的盼望。」其实这一个题目和奥巴马所谓的「受难者的希望」是同样的意思。这一位妇女到底有什么苦难呢?你听圣经这样说:「有一个女人,患了12年的血漏,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25-26)

解经家告诉我们,血漏是妇女普通的病,但又是很难医好的病。这好像今天的糖尿病、血压高、心脏病,都是普通的病,但是却是很难医好的病,只能控制不让它发作而已。

这一个妇女患上这一种病已经12年了,想一想,生病12年是否很苦啊?你知道这一种病带给这一个妇女什么苦呢?
1.影响敬拜的生活
对犹太人律法来说,血漏是不洁净。一个不洁净的人,被禁止参加礼拜。她不可以去圣殿或会堂守节期和敬拜。对这一个妇女来说,12年被禁止踏入圣殿敬拜,是一种心灵的痛苦,我们知道一个虔诚的犹太人,每年一定会到圣殿守节期,若被禁止,就等于被上帝所弃绝。所以,血漏影响她敬拜的生活,也带给她心灵的痛苦。

2.影响社交的生活
律法不只禁止她不可以到圣殿敬拜,也禁止她与人交往。这个意思是,她不可到朋友的家,也不可出席什么宴会或聚会。甚至她也不可邀请朋友去她的家吃饭。她社交的生活完全被禁止,因为她是一个不洁净的人,不洁净的人也会污染和他接触的人。12年没有社交的生活,带给这一个妇女很大苦闷。

3.影响家庭的生活
在利未记15章特别记载患漏症的条例。其中很清楚的说,凡他所动到的东西,都不洁净。若别人再去使用他们所用过的东西,也都不洁净。所以,她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做,她的行动也有所限制。若她坐这一张椅子,这一张椅子就不洁净。若你坐上去,你也就不洁净。这一个妇女12年来,在家里的行动也被限制,这是否影响了她的家庭生活呢?

4.影响家庭的经济
为了寻找医治,她四处寻找医生的治疗,可是她的病还是没有好,寻找医生的医治是需要钱的。12年来,她花尽了自己所有的钱,可是病情一点都没有好,反而越来越严重。钱花光了,病更加的重。这就是她的痛苦之一。

5.吃尽医生的苦
12年来,她在许多医生的手下,吃尽了他们的苦。为什么会在医生的手下受苦呢?医生是医治我们的病,医药是减轻病痛,为何反而加重病情呢?以前的医生和今天的医生不同。以前的医生是土医,土医有很多土医的秘方。而且以前的药多数是草药。犹太人也有许多的土药,比如驴子的大便,有麦粒,因为它们吃麦粒,所以在粪里有麦粒。他们认为这些在粪里的麦粒就是一种药,可以吃的药。我不知道是吃什么病,不知是否是我们每天吃的plamathon补药?其实中国人的药物也是草药或动物。
我记得小时,看见一些人活生生的吞下刚刚出生的小老鼠,再配一杯的米酒。你知道是什么功用吗?医治内伤。

这一个妇女在医生的手下受苦,就是她找遍医生,也吃遍他们所开的药方,结果什么奇奇怪怪的药都吃进去。病情不但不好,反而越来越重,这就是「吃尽医生的苦」。这一个妇女是一个可怜的病人,她的身心灵都受尽痛苦。她求天,天不应;她求人,人不能帮助她。这12年来,她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痛苦啊!

在也门这一个国家,有一个10岁的女童,她在法国巴黎推展她的新书。10岁的孩童就出书,你一定很奇怪,到底她是写什么?是否写一些童话故事?不是!她要告诉你,她的故事,这一本书的名:「我,诺乔德,10岁,离了婚」你看了书名就很惊奇,10岁离什么婚?我们这里10岁的女童,还要拉父母的手过马路。也门这一个国家法定结婚的年龄是15岁。不过,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结婚了,那么就可以提早出嫁。所以,她8岁就被安排嫁人了。她嫁给谁?比她大20岁的男人。她8岁,这一个男人28岁。嫁过去不是好命,乃是被丈夫虐待、欧打、折磨。结果她很勇敢,去法庭申请离婚,有一个好心的律师接下她的案件,帮助她处理离婚的事。在那一年法庭宣判她的申请成功,她也恢复了自由身。

她这一本书是谈到自己苦难的人生。美国国务卿希拉丽和前任的国务卿赖斯,他们都有提过她悲惨的遭遇。西方的国家关心她的遭遇,英国的出版商排队争取这一本书的版权,他们相信能够成为一本畅消书。
苦难的故事永远说不完,各种悲惨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一个患了12年血漏的妇女,受尽了身心灵的苦,然而,她仍然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仍然有一个盼望。

这一个盼望就是病能够得到医治。她盼望有一天,总有一个医生能够医好她的病。
这一个盼望支持着她,让她在苦难中仍然活下去。

有一天,她听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名叫耶稣的人,祂有能力医治病人,也能够叫死人复活。这一个消息让她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见耶稣,希望能够得到医治。她没有放弃任何的希望,她没有放弃任何的机会。希望,让她看见机会,也紧捉每一个机会。有人说:「成功是属于用行动寻找机会以及捉住机会的人。」

换一句话说:
「一个失败者总是在等机会,也白白让机会溜走。」
这一个妇女以行动捉住机会,她克服一切的难题,走出家门,走进人群。她心想:「只要我在耶稣的背后摸一摸祂的衣裳,那么我的病就会好了。」这是她的信心,也凭着信心她不顾一切挤到耶稣的背后,大胆伸手摸一摸主耶稣。信心让她的希望化成行动,信心让她的心愿得到实现。

红十字会的创办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他一手创立红十字会。那时因为法国和奥地利作战,战场上的伤兵没有得到好好的处理,而遭遇到虐待。因此他就发起这一个运动,善待伤兵,于是红十字会也就产生。这一个运动一发起,许多人响应,也纷纷在其他的国家设立红十字会。然而,因为他生意失败,亲友对他又漠不关心,加上他又和红十字会的领袖们合作不来,终于他选择离开人群,躲避世人,过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1901年,他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第一届的得奖人,所以这是一份很崇高的荣誉,但是这一份荣誉并不能消除他内心的怨恨和忧愁。他不能原谅所有的人,也不愿意放下一切的怨恨和不满。最后,他就住在瑞士一个小地方的老人收容所,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8年。他让灰暗忧愁,怨恨来掌挂他的一生。他不愿意走出来,他不愿意过一个色彩亮丽的生活,他更不愿意从怨恨中走出来。他宁愿选择灰色的人生,他宁愿在黑暗中过他最后的日子。

若是他选择从黑暗中走出来,那么他的后半生也必是光明的。若是他选择从怨恨中走出来,那么他的后半生也必是喜乐的。若是他选择从自闭中走出来,那么他的后半生也必是多姿多采的。缺乏希望与信心,享利杜南以凄惨、孤独、悲恨来结束自己的后半生。

然而,我们看见这一个患了12年血漏的妇女,她不愿意就这样过了她的后半生。她要突破这一切在她身上的凄惨与悲痛,她不甘愿让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的结束。她希望自己能够好起来,她凭信心的踏出家门,去寻找主耶稣的医治。

当她挤到主耶稣的背后,用手去摸一摸耶稣的衣服,她也感觉身上的病好了。主耶稣也感觉到有一股力量从祂的身上发出来。于是祂转身过来问一问:「是谁摸我的衣服?」这一个妇女马上俯伏在地上,坦白诚实,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遭遇全部告诉主耶稣。她在众人的面前讲出她的暗病,也是被断定为不洁净的病。这是非常丢脸的事。然而,她很坦诚毫无隐瞒的讲出来。她的坦诚得到主耶稣的赞赏。「坦诚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得到赞赏。」

有一个王子要选一位王妃,结果好多的少女都来应征,她们都分到一粒的种子。然后每个人将这一粒种子带回家去栽种,过了3个月才将这一盆花带来。若是谁照顾到最美,她就是王妃。3个月过后,每个少女都紧张兴奋的带了自己细心照顾3个月的花前来。只有一个少女,哭泣着脸,手中捧着花盆,却是只有泥土没有任何的东西。王子出场,评判也出场,大家都等着宣布的那一刻。你知道谁中选?

原来这一个哭泣着脸的少女中选。为什么她的花盆什么都没有,却又能中选呢?大家都莫名奇妙,也觉得不公平啊!原来她们每一个人所接受的那一粒种子,都已经是煮过的。种子若煮过的,那能发芽生长呢?所以,若是你的种子还能够发芽生长,这就表示你在欺骗。所有的少女看见自己的种子不能生长,都去再拿另一粒来培育,所以她们手中那一盆的花,并不是从皇宫所接到的种子。唯有这一个少女的诚实,让她被选为王妃。「一个坦诚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得到上帝的保守。」

主耶稣是一位怜悯和仁慈的主,祂不但体贴我们的软弱,祂也知道我们的需要,只要相信祂,只要对祂坦诚,祂必定会赐下祂的恩典给我们。

从这一个妇女得到医治的过程,让我们学习这一位妇女怎样在痛苦中,仍然心存盼望,以及寻找机会和捉住机会去得到医治。更重要的,凭着信心走出阴影,坦诚的向主耶稣撇开。这样祂的恩典与怜悯也会倾倒在我们的身上。

主日讲章 17 : 穷得只剩下钱 ( 14-04-2009 )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四, 四月 23, 2009 | 0 comments »

穷得只剩下钱 路加福音12:15
「穷得只剩下钱」是一本书的名。这一本书,去年在台湾成为畅销的书,也在华人的社会引起注意。光华日报也连载这一本书的内容。

为什么它会成为畅销之书呢?原来陈水扁被押在扣留营时,他的律师就将这一本书给他的孩子,吩咐他的孩子去探他时,交给他读。因为陈水扁在「被关」时,读了这一本书,也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到底这一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内容又说什么?

这一本书的作者就是王阳明牧师。他本身在台湾读法律,后来去美国进修公共卫生学博士,主修就是医疗组织与管理。他也曾担任几间医院的院长与教授。他也有进修神学,也被按立成为牧师。

这一本书的名也特别:穷得只剩下钱。为什么剩下许多的钱却是贫穷呢?这一句话也不是他所发明的,在80年代,台湾人忽然发达时,那时有一句话说:「钱淹到脚目」,意思就是钱太多。但是除了有钱,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其他的东西是什么?道德、良心、品格、亲情、友情。这一些这么的重要,却没有了。除了有钱,其他的「情」都没有了。

后来9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就起飞,那时也有一句话说:中国人是「向「钱」看,向厚看」。钱不是前面的前,乃是钱!厚不是后面的后,乃是钞票厚。意思就是中国人有钱,眼睛给钱粘住了,看见的也就是钱。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一本书提到人生有两条的路,一条是生活的路,另一条是生命的路。生活的路就是追求:衣食住行,功名富贵,这就是生活。追求生活的路并没有错,因为这是基本的生活,基本的满足,也是基本的成就。

另一条路就是生命的路,这一条路就是追求:平安喜乐,永恒归宿。平安喜乐是一般人的心愿。其实,人的心愿很简单,不是要什么功名富贵,乃是要「平安,健康,开心」,这就是心愿。生命的路不但内心享受平喜乐,同时也拥有永恒的归宿,就是永生的盼望。人死了,不是消失了,乃是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的生活。

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深深的知道,自己将来要去那里,他要去一个更美的地方,这样他的内心就踏实了。他追求生命的路,活着有平安,死后有盼望。

人生有这两条的路,许多时候,人所追求的,却只是生活的路,为着衣食住行,功名富贵,在打拼。虽然生活的路很富有,可惜生命的路却贫穷。虽然丰衣住食,内心却虚空不安。有的不择手段去得到金钱,却失去了名誉。这就好像陈水扁一样,做总统时,收了许多的政治献金,却放在个人的口袋。虽然他的案件还在审判,不过有几个他身旁的人都认罪了,我相信他也跑不过法律的审判。他现在真正只剩下钱,什么都没有了。

作者王阳明希望每个人,人生这两条的路都走得好,生活的路好走,生命的路也好 走。这样我们的生活与生命也能得到满足。王阳明说:「一个人若很富有,但是心理没有平安,那么就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在他的书中,有提到一个在美国居住的成功女企业家的故事(图片:华人)。这一位女企业家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她与丈夫两个人从0做起,每日辛苦的打拼赚钱,发展事业。事业越做越大,时常到各国开会做生意。有一次,她的朋友打一个电话给她,通知她要去美国开会,顺便去探她。她很欢喜的接待这几十年的老朋友,一定要她在自己的家住几日。

时间到了,她就驾她高级的车去机场接这一位朋友。到达她的家,朋友发现她的家实在太高贵了-豪华住宅。一间独立的别墅,四周围都是青翠的草场,还有网球场、游泳池,车房还有一辆很贵的跑车。进入屋子,里面的装饰更加高级豪 华。

安顿之后,朋友就问她:「妳的丈夫在那里?开会啊?」这一个女强人脸色一变说:「我的丈夫有外遇,很少回家。」这一个朋友听了不好意思,就问她说:「妳的孩子呢?」女强人叹气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他们住在别处,不要住在家里。」接下来她这样说:「你不知,我现在是穷得只剩下钱。」她真的是只剩下钱,亲情也没有了。

赚钱又赚钱,用钱去赚更多钱,但是最后得到什么?除了有钱之外,还有什么? 到底人的需要是什么?人赚钱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主耶稣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家道丰富就是生活的路,生活的路是属于物质的,是追求金钱的路。生命的路却是属于心灵与灵性的,是追求永恒的道路。主耶稣在这一句话,让我们看见人生有两条的路,一条是生活的路,另一条是生命的路。我们盼望这两条的路,我们都走得顺利。不但生活富足,生命也富足。但是千万不要穷得只剩下钱only。

讲到钱,到底圣经怎样看钱呢?有人说,教会不可以讲钱,只讲福音;有的说,牧师不可以讲钱,讲钱不属灵,这是人说的。到底圣经怎样讲呢?圣经有关钱财的教导很多,有人统计,在旧约圣经,每十节就有一节,直接或间接论到金钱。在新约圣经每十二节就有一节论到钱财。主耶稣有讲钱财吗?在主耶稣30多个的比喻中,有15个是论到钱财的。

圣经论到钱财,主要就是我们做一个好的金钱管家,好好去管理上帝所赐给我们的钱财(图片:钱)。钱财本身没有好或坏,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使用钱财。你若懂得使用,你就是好的管家;你若不懂得去使用,你就成为金钱的奴隶。

卫斯里约翰也有论到金钱。有一次他在一个所谓商人团契讲道。他对他们讲了这几句话:「赚你所能赚的,省你所能省的,给你所能给的。」(Get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and give all you can.)这一句话论到我们与钱财的关系。我们就用这一句话做一个信仰的反省。

有三方面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1.赚钱
赚钱就是工作。在以前的社会,除了工作之外,没有其他的方式赚钱,所以为了生活,每一个人都要找工作,若你不工作是无饭吃的。保罗特别交待帖撒罗尼迦的教会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又说:「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
后来的时代,赚钱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有正当的,也有非法的。
为了赚钱,社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赚钱的方面,也应该有一个原则。中国人最普通的原则是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谁不要钱?多少也有人要,不过要钱就要用正当的方式去得到,不可违反法律,违背良心。

正当的方式包括用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智慧、知识、专业、劳力、机会和关系,去赚我们应该赚的钱财。
不过在赚钱方面,有一件事是圣经常常提醒我们的。这一件事一定要注意,免得为了钱财自己受伤害。

这一件事是一个字:「贪」。「贪财是万恶之根」(林后6:10)
「贪财的背弃耶和华」(诗10:3),「贪恋财利的,扰害己家」(箴15:27)
主耶稣说:「人若赚了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路9:25)
耶稣又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这是圣经的提醒,让我们在赚钱时,常常记得这一个字:「贪」的害处。

2.省钱 / 储蓄
讲到储蓄,中国人是内行。以前中国人不相信银行的,所以钱都放在家。有的放在咸饼丁、Milo丁钱拿出来还有咸饼味、Milo味。中国人会赚又会收,外国人储蓄就差了,他们是用未来钱(刷card),向银行借钱来生活。中国人有一个
观念:积壳防饥。以前中国的环境不好,常常有天灾,所以造成一个习惯,就是家中有积存米谷,若遇到天灾没有收成,他们仍然还有东西吃。所以,存钱就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圣经有没有教导你当积财?「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箴21:20)保罗对哥林多的信徒这样说:「父母该为儿积财」(林后12:14)为什么父母要为孩子积财呢?因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父母不但要养育,也要栽培孩子的责任。

养育与栽培需要什么?钱财。
储蓄的观念也就是:为了将来的需要,牺牲今日的享受。这一个观念也就是先苦后甜。现代的人是:「先享受后受苦」。借钱去享受,刷卡去购物,甚至借钱去旅行,最后才来受苦。这一种的生活态度不是圣经的教导,圣经并没有这样教导。

3.付出
卫斯理约翰鼓励商人赚钱,存钱。最后鼓励他们学习付出或奉献,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上帝赐给我们机会赚钱,赐给我们智慧存钱,祂也要我们学习付出。在赚钱,存钱与付出,最难实行的,也就是付出。
有的人习惯存钱,就养好这一个美德。不过因为习惯存钱,也忘记了应该善用金钱,结果就成了有入无出。若有入无出,就会造成一个人成为守财奴。

守财奴就是对金钱过份的喜爱,结果把自己变成金钱的奴隶。这就是对金钱错误的认识。富兰克林说:「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用它的人。」会收不会用,会入无出,那么金钱对他也是无什么用的。

上帝将金钱赐给我们,不但为了我们生活的需要,也要我们使用金钱去行善。保罗说:「上帝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林后9:8)上帝祝福你,是为了让你去行善。你有钱,为了去帮助那些
无钱的人。所以越有钱,责任也就越大。

有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他一个太太与几个儿子在美国都信主的,他过世之前有留给孩子一封信,在信中论到金钱,内容大约是这样:「钱财人人都喜爱,但生不能带来,死也不能带去。钱财是上天交给人作妥善的管理与支配,没有人真正拥有它。」他也鼓励他的子孙,不可自私自利,满足自己,应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这一个老人家留下这么多钱给子孙,他也希望子孙懂得好好的去使用他所留下的钱财,去服务社会,帮助需要的人。

在圣经中,钱财是上帝的一个祝福,但是人性的软弱,所以也有许多的提醒,盼望我们好好的去处理金钱。金钱是一个祝福,也是一个咒诅。你若懂得去处理金钱,也带给你祝福。若你不懂得处理金钱,它会成为你的痛苦。所以,不可为了金钱,失去其他宝贝珍惜的东西。平安、亲情、友情、爱情、快乐、健康、永生,都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千万不要:穷得只剩下钱。

最后,有一篇打油诗:「有钱时与无钱时」反应今天人的心态:
没钱时,养猪;有钱时,养狗。
没钱时,在家吃野菜;有钱时,在酒店吃野菜。
没钱时,在路上踏脚车;有钱时,在客厅踏脚车。
没钱时,老婆兼秘书;有钱时,秘书兼老婆。
没钱时,假装有钱;有钱时,假装无钱。

主日讲章 16 :战胜死亡的能力(复活节)-12-04-20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六, 四月 18, 2009 | 0 comments »

主日讲章 16 :战胜死亡的能力(复活节) 哥林多前书15:55-58

在2001年5月,在南美洲的巴西,有一个男子昏迷,医生判断他已经断气了。家属就开始为他举行丧礼。他们将他放在棺木里,准备第二天就去安葬。那天晚上,当家属在举行仪式时,躺在棺木这一个死人,突然摇动他的手臂,还张开了眼睛。家属亲友看见了都大吃一惊,有一些被吓坏了。他们赶紧召来救伤车,救护人员到达之后,确认这一个死了36个小时的死人,的确有一些生命的迹象,真的是死而复活。他们就赶快送他到医院,希望能够把他救活过来。不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他又再度死去了,他们只好再将他送回家,继续举行他未完成的葬礼。

有一些人可能死了又复活,最后还是要死,不过主耶稣虽然死了,三天后祂从死里复活,祂的复活是永远的活着。
两千年的今天,清晨的时候,有几个妇女去坟墓,要用香膏来膏抹主耶稣。当她们来到主耶稣的坟墓,看见那一粒堵住坟墓的大石头已经挪开了,看守坟墓的兵丁也不见了。她们进入坟墓里,发现主耶稣的尸体也不见了。她们惊慌、伤心、哀哭,到底是谁将她们亲爱的主的尸体移开呢?这时候有一位天使对她们说:「妳们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祂不在这里,祂已经复活了!」

坟墓是属于死人的地方,主耶稣复活了,祂那里还在坟墓呢?从那个时候开始,教会就庆祝主耶稣的复活。初期的教会每个星期天聚会时,都是在庆祝主耶稣的复活。初期教会是以欢呼喜乐的心情来庆祝主的复活。

有一次,有一个外国人到苏联去旅行,刚好礼拜天他经过一间教堂,他听见教堂内发出很吵的声音,他就问导游到底教堂内发生什么事呢?导游就告诉他,他们在庆祝复活节。这一个旅客不明白为什么庆祝复活节的崇拜这么吵?到底他们
在喊什么?这一个导游就解释,原来他们所呼喊的就是「哈利亚路,主复活了!」

其实,每一个主日当我们来到教堂敬拜时,我们要记得,我们在庆祝主耶稣的复活。星期天是主日,也是主的日子,我们在一起崇拜就是在庆祝主的复活。我们不是纪念而是庆祝。「纪念」通常是纪念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人,他们已经不在我们当中了,所以我们才纪念他们。不过,主耶稣今天仍然在我们的当中,祂活在我们的心中,祂永远与我们同在。既然祂还活在我们的当中,那么我们还纪念什么呢?所以我们不是纪念祂,而是庆祝这一个欢喜的日子。每次我们来参加主日崇拜时,记得我们是在庆祝主耶稣的复活。所以,我们也应当好像苏联的基督徒,以欢呼和喜乐的心情来敬拜。

为什么复活节这么重要呢?对基督徒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55-57,很清楚的写道:「复活的重要乃是主耶稣的复活所彰显的能力,使我们能够胜过死亡的威胁,脱离罪恶的捆绑。」

有一群科学家决定做一个试验,就是教黑猩猩,用文字的符号来沟通。
他们用了14年之久,殷勤又耐心的教导这一只黑猩猩,用文字来表达牠的意见或感受。你说有没有成果?有!黑猩猩终于能够使用简单的文字来组成一句话。科学家就决定举行发表会,让黑猩猩来表演。那一天好多科学家都出席,当然少不了记者们,大家都期待黑猩猩的表演。最后他们把一个笼子抬出来,里面关着那一只懂得文字符号的黑猩猩。大家都兴奋的,要听到世上最有智慧的动物,讲出人能够听得懂的第一句话。你知道牠的第一句话是说什么?牠被关在笼子14年学习文字符号,14年在笼子的生活让牠受不了,黑猩猩应该在森林生活的。所以牠发出的第一句:「让我出来!」

牠才被关14年就受不了了,然而,有许多人被死亡的威胁与捆绑不只14年,他们的内心发出了呼喊:「让我从死亡的威胁与恐惧中出来。」主耶稣的复活释放了我们,让我们能够脱离死亡威胁的捆绑。这也是保罗所强调的:主耶稣复活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战胜死亡的威胁,脱离罪恶的捆绑。

保罗靠着主耶稣复活的大能,大胆向死发出了挑战。「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啊!你的毒钩又在那里?」其实保罗不是向死亡挑战,而是嘲笑死亡。「死亡啊!你几千年来对人类的威胁跑去那里?你的权柄在那里?你的能力在那里?」保罗是用嘲笑的口吻,他知道死亡已经因着主耶稣的复活,完全被打败了。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的从内心里发出这样的呼喊:「让我从死亡的威胁中出来!」死亡是人类最大的威胁,没有人能够闯过死亡的关口,没有人能够战胜死亡。每一次你看见坟墓,它好像在告诉你,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每次你经过白云山或打枪埔,你看见满山的坟墓,你就知道我们必须面对死亡。

在台湾有一家长生店(你知道什么叫长生店吗?)长生店就是棺材店。
每次你经过这一间棺材店,你会听到他们所播放的一首歌。你知道是什么歌吗?「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没有人会去棺材店走走看看的,除非是有需要。没有需要绝对不会去那种地方,特别是迷信的华人。「你知道我在等你吗?」非常实在的一首歌,总有一天,他们是会等到我们;总有一天,我们是需要去找他们的。这一笔生意迟早都需要交易的。

每一个人必须面对死亡,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战胜死亡。你看那些影响世界的政治家、宗教家、哲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教育家、音乐家,还有什么家?这一些所谓的「家」,是对世界有影响与贡献的伟人或学者。今天他们在那里?他们一个一个又一个的倒在死亡的手中。人类被死亡威胁,并又活在死亡的阴影中。

亚力山大大帝是西方人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是人类历史中,第一位使用武力(军队)横夸欧洲、亚洲和菲洲,三个大陆。他可以说是「称霸全球」的君王。

在主前336年,他的父王被杀身亡,他就承继王位,那年他才20岁。登基之后,他就展开军事之旅,发挥军事的天才。在短短的13年,他征服了埃及,打败了波斯帝国(今天的伊朗),还来到印度。亚力山大实在太伟大了,可惜英雄气短(英雄人物好像总是短命的),在33年岁盛年时期,他便生病而死。对很多人来说,33岁才是开始,有些人还没有开始,他已经结束。他与主耶稣一样,33岁就走完了人生的道路。

亚力山大是打败了许多的帝国,在胜利、欢呼、凯旋归国的途中病倒了,虽然经过许多医生的抢救,最后还是回天乏术,群医朿手无策。在他临终之前,他召集了手下大将官员到他的床前,他说出了心中的三个遗愿。他命令手下一定要遵守,去执行这三个心愿。到底是什么心愿如此重要呢?

1.遗体必须由医生运回去。
2.通往坟墓的两旁道路,布满金子、银子和宝石。
3.在石棺的两旁挖两个洞,将双手放在棺外。
他的手下听完了他的三个心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亚力山大就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为什么要让医生运载遗体呢?他要让世人知道,医生也不能医治人类所有的病。面对死亡,医生也无能为力。
2.为什么要在通往坟墓的路旁布满金银宝石呢?他要让世人知道,他一生所积存的财宝,并不能延续加长他的生命。面对死亡,财富是没有作用的。
3.为什么要在石棺两旁开洞,伸出双手呢?他要让世人知道,他空着手来到世上,也空着手离开世上。

这一位天才是军事家,世界伟大的君王,虽然所向无敌,横扫千军,然而,面对死亡,竟然是如此的无奈。他被死亡打败了,而且败得很凄惨。他才33岁,称霸全世界,拥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因着死亡的胜利丧失一切,他展开空的双手,表示一
无所有。他所拥有的,都被死亡夺去了。

没有人能够战胜死亡吗?保罗欢呼的说:「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主耶稣的复活战胜了死亡,打败魔鬼手中的皇牌。不但这样,主耶稣也进入魔鬼的地磐,拯救被魔鬼捆绑的灵魂。

有一节经文这样写道:「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的灵听。」(彼前3:19)监狱是什么意思?这和我们所知道的监牢是不同的。彼得书中的监狱也就是阴间的意思。每个主日我们都有诵读使徒行经,其中有一句:降到阴间。主耶稣在复活之前曾经降到阴间去,去做什么?原来是去向死人传福音!

那么「阴间」到底又是什么地方?对犹太人来说,阴间是每一个人都要去的地方,因为这一个地方是死人聚集的地方。阴间没有生命,没有喜乐,没有光明,没有盼望,是一片的灰暗,是非常寂寞与安静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与上帝隔绝的地方。阴间是属于死亡的地方。

主耶稣下阴间有几个意义:
1.祂的确死了。在当时,还有人以为主耶稣不过昏去了,被门徒带走,然后宣传祂复活。下阴间,就表明祂真的死在十字架上。
2.祂在阴间向历代以来的义人传福音,并且领他们到上帝那边去。
3.若连阴间的死人都有机会听到福音,这也预表世上的人,也都有机会听到主耶稣的福音。
4.主耶稣不但尝了死味,更克服了死亡,祂的胜利是宇宙性的,包括死亡的境界。

主耶稣复活的能力渗透全宇宙,连魔鬼的国度也被祂复活的能力震动了。所以,有一句话说:「祂进入坟墓,打破坟墓;祂进入死亡,打败死亡!」坟墓与死亡是属于魔鬼权势的范围,耶稣的复活渗透了魔鬼的领域,将被捆在魔鬼手中的人拯救出来。

历代以来,人们用什么花来象征复活节?百合花。为什么是百合花呢?
1.百合花在春天时开花,这和复活节的日子相近。
2.百合花的白色,象征主耶稣的神圣与纯洁。
3.百合花的形状好像喇叭一样,喇叭是将声音播大,让更远的人都可以听见。这表示说,应当宣告与欢呼主耶稣复活了。

主耶稣复活的能力是战胜死亡的能力,也是打败魔鬼国度的能力。所以,让我们每一个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的人,能够好像保罗一样的欢呼:感谢上帝,靠着我主耶稣基督得胜了!

主日讲章 15 :生死两相安-0504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四月 08, 2009 | 0 comments »

主日讲章 15:生死两相安 创世记50:22-26

创世记这一卷书的安排很奇妙。它是从上帝的创造来开始,结束却以一幅棺材为结局。这一种的安排布局必定有原因的。创造是生命的开始,棺材是生命的结束。有开始,也有结束。这就是人生!然而,在棺材里躺着的人-约瑟,却拥有一个不朽的盼望。他相信上帝必能带领他的子孙们出埃及,进入上帝所应许的迦南美地。所以,他逼切的交待,要将他的骸骨带走,并埋葬在迦南地!(出13:19)400年后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也特别将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

约瑟懂得处理他的生活,也懂得处理他的死亡。他视生如来,视死如归,所以他才可以坦然的面对生与死。所以,让我们来学习约瑟面对生死的精神。

何谓「生死两相安」?那就是好好的处理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好好的处理死亡,超越死亡的恐惧。这一种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活着有平安,面对死亡也能坦然无惧。这就是「生死两相安」了。

1.人生如旅行
约瑟这一个家族是从其他的地方移民到埃及居住,因为当时发生了一场的大旱灾,致使他们不得迁移到埃及。当时约瑟是埃及的宰相,他自然好好的安排自己的家族在埃及的生活。然而,他却肯定的知道,埃及并不是他们的家乡,因为上帝应许将一块更美的地赐给他们为业。在埃及,他们只不过是暂时寄居而己!为了逃避那一场大旱灾,他们才下去埃及居住的!

基督徒当看自己在世是寄居的,或过客。有的基督徒在报纸刊登讣闻时,这样写:XX人於4月5日蒙主恩召,在世寄居70年。寄居或过客都是意味暂时的居住,总有一天要离开的。这是基督徒对生活应该有的认识。

人生如旅行。我相信大家都有出门旅行的经验。当你打算出门旅行,你便会从报名的那一刻开始就兴奋了。正如香港有一间旅行社的口号:「未出发,先兴奋。」

我也有一种的经验。当我到美国、夏威夷、韩国、土耳奇、圣地、中国旅行时,未出发己经先兴奋了。因为我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渡假或参加研讨会。上一个礼拜我去越南胡志明市参加世界华人卫理公会佈道会议,胡志明市我未曾到过,所以未出发,已经兴奋了。到那些国家,若是旅程愉快,那么就会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但是,若旅程的安排沉闷,就会有马上想回家的感觉。然而,不管旅程愉快或沉闷,时间到了就必须回去的!

若家中有人怀孕,大家都有:「未出世,先兴奋!」的感觉。孩子还未出世,家中己经有了各种婴孩的日用品。我们早己经为他们的来临预备了各种的用品。我相信母亲肚中的小生命,也会感受到这一种的兴奋,往往他们也会在母也会在母亲的肚子作旋转,准备被挤出来。然而,当他来到世上,他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事实--「有生必有死」的事实。这也是好像旅行一样,总有一天旅程是会结束的!所以,让我们先接受一个事实:生命总有完结的一天!

2.人生的长与短
约瑟在世共活了一百一十岁。你说长命吗?对我们来看,这己经是太长了。但对古代的人,这并不是太长。你听一听约瑟的父亲雅各,对埃及的法老王所讲的一句话。当法老王问他:「你一生的日子是多少?」雅各回答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卅岁,我一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创47:9)一百卅岁不算是很短,但对雅各来说,他这一生又短又苦呀!

人生在世也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不管你活到多长,也就只是这短短的几十年!我们不可能用医药的科技使自己的年岁增加!若可多增加几十年,有一天也是要离开的!所以,人生是又短,且又苦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将短与苦连在一起呢?是否「短」一定是「苦」呢?那么要多长才不苦呢?其实,人生是一个苦杯呀!所以,不管你活着有多长,都是苦的!

人生的短暂,让我们不能够完成心愿,而造成遗憾终身。当我们要开始向着目标前进时,却发现时间已经不够用了!我们己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再向前了!这就是遗憾!原来人生是这么多的遗憾呀!人生就是这么短,这么苦呀!

那么多短才是短?多长才算是长?有一个癌症病人说:「要我现在离开世界,我实在不甘心呀!因为我的孩子还小呀!我只求上天给我看见孩子大学毕业,我便心满意足了!」后来,他的癌症被控制了。十年之后他参加孩子的大学毕业礼,他的心愿也达到了!但是那时他的癌症又复发了。他又说:「要我现在离开世界,我实在不甘心呀!我只求上天给我看见孩子成家立业,我便心满意足了!」

我相信若是他仍然能够达到心愿的话,他也会说:「要我现在离开世界,我实在不甘心呀!我只求上天给我看见孙儿出世,得知我家有后裔,我便心满意足了!」人的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是永不止息的!请问,年岁多长,活到几岁才能适合我们呢?

自古以来,人们想尽方法,千方百计的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以前的人在深山寻找仙药,今天的人去那里寻求仙药?Farmasi寻找健康保健品。我们都希望活得健康,活得长命!我们都盼望能够延长生命的长度。然而,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问自己的:「延长生命的长度,你想做什么?」我们想活到老老又久久,那么到底我们想做什么?有一对夫妻,每人一天做两份工作。朋友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拼命赚钱?他们回答说:「我希望赚多一点钱,让孩子过一个幸福的活!」然而,他们这样的忙碌,也没有什么时间与孩子见面沟通,也没有时间管教孩子。请问孩子怎样幸福呢?当他们赚到了钱,可能孩子也不想在他们的身边了!可能孩子已经变质了、变坏了。人生真的是短吗?还是我们不会安排与善用时间?

3.正视死亡的过程
约瑟对他的兄弟说:「我要死了!」约瑟说这一句话时,应该是快要死了!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生病,但是很可能他是躺在床上,等死的那一刻!他没有逃避死亡。他与家人谈到自己的死亡。他面对死亡!

以前的人多数在家中逝世。有的甚至自己去选棺木及运回家去。朋友来探时,还会研究棺木,敲一敲,是什么木?家人大小出出入入都看见这一副棺木,所以,对棺木並没有惧怕。当他要离开时,家人都围着他,与他讲话,摸他的脸,牵他的手,让他很安心的离开。通常他们看见的,亲人都是很安详的离开。所以,我们形容死者好像睡觉一样的安详。

但是在今天,死亡却大部份发生在医院的病房里,亲人又忙,没有时间去探他;有时又怕面对死亡。大多数的亲人都不要与病人谈论死的事,有时病人要讲,亲人也不要与他讲。所以许多现代的人孤单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也因着「死亡」的神秘感而增加了。其实你看一个人的死,不是好像电影的戏那样的戏剧化。你看电影对死亡的描述非常的夸张与恐惧。

死亡的过程好像很辛苦,肉体会受到极大的痛苦,然后大声的对天喊,接下来就是吐血而死!这是电影的夸张的手法。结果你对死亡的认识,都是从看电影而来。其实,很少人真正看过死亡的过程。我们都被电影所误导了! 死亡的过程並不可怕,许多人都非常安详的离开。那一种戏剧化的死亡,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正视死亡不要逃避。

4.妥善安排身后事
约瑟对他的子孙说:「当上帝带领你们出埃及,你们当将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你知道这一个骸骨是什么?就是木乃尹。他是埃及的大官,自然用木乃尹来保护他的身体。他不但与他们谈及死亡之事,且为自己的后事作了安排!他很 清楚的交待一切。我们是否能够安排自己的后事呢?我知道一些老人家早己经为自己的后事安排妥当了。有的已经买地,有的交待烧了,骨灰丢在大海。有的也已经选用那一张相片,挂在马赛地棺车前。有的要放几天也交待好了,不过,时代不同,今日大家都忙,所以不要交待太多天。甚至在守丧礼拜要唱的诗歌也选好了!子孙对牧师:「牧师!这是老人爱唱的诗歌,所以,我们要唱给他听!」这是自己预备自己的葬礼。只有那些对死亡坦然无惧的人,才能够为自己的身后事预备妥当。

5.相信上帝的看顾
约瑟对他的兄弟与子孙们讲了同样的话:「上帝必定看顾你们。」他是很有把握的讲了这一句话,因为这是他一生的经历。他经历上帝的保守与看顾。所以,他肯定的相信上帝必定看顾他们!这也是他信仰的宣告。如果你观看约瑟的一生,你也能够同意这一句话:「上帝必定看顾你们!」

若我们相信上帝的看顾,那么我们必能用认真的态度去活在每一刻,去做一些自己渴望做的事。比如说,你喜欢与家人在一起的感觉,那么就争取多一些时间与他们在一起嘛!用较多的时间去陪你的子孙!如果你要旅行,就好好的预算与安排时间去旅行。如果你要事奉主,这样,安排时间,排除困难,到主的教会参加事奉。这就是活在当下,尽享人生。

你若相信上帝的看顾,那你也能够将自己完全交托给祂,你相信祂必引领你走这一条人生路。祂不但引领你的人生路,也肯定陪你闯入死亡关口,并带你进入永恒。这是约瑟所相信的,也是我们应有的信仰。

结论:
从约瑟这一生中,我们看见他视生如来,视死如归。
最后用两幅图画来作结束:1.婴孩出世大哭,身边的人却笑嘻嘻!2.老人家含笑安详的离世,身边的人却痛哭。人生就是这样的讽刺。所以,盼望我们不再视死如敌,当接受死亡为生命的归途;同时,也认真的品尝生命的每一刻,享受上帝与我们的同在。若能做到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更丰盛了!

主日讲章 14 :面对人生最后的恐惧-0504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四月 08, 2009 | 0 comments »

主日讲章 14 :面对人生最后的恐惧 希伯来书2:14-15

「特要籍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死亡是魔鬼控制人类最有力的武器,这也是魔鬼手中的皇牌。魔鬼知道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所以牠就以死亡来捆绑人类。主耶稣知道魔鬼的诡计,祂向魔鬼挑战,祂愿意死在十字架上。为了藉著死,打败亡;藉著进入坟墓,打破坟墓。主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面对死亡,祂就是要用这一招来打败魔鬼,将魔鬼手中所捆绑的人类放出来。今天我们就藉著棕树节主日来作一个信仰的反省。

何谓最后的恐惧?
死亡可说是人类最后惧怕。有人说:「生命中有一个好像是每一个人,都想逃避的约会。」到底这一个约会是什么?这一个约会就是死亡的约会。这也是人在世上最后的一个约会。虽然我们平时不去想它,或是尽量不要去面对它,但是在我们内心的深处,却清楚的知道,我们有这一个最后的约会要去面对!

你可以推掉许多的约会,或是爽约不去赴会。但是最后的约会你是不能逃避的!
你可以派代表去参加不同的约会,但是死亡的约会是你自己必须亲身去参加的!
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最后的约会。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自然也会感受到死亡的阴影越来越近。人有了年龄也就感受到时间过了很快。时间过的快,也意味着我们越来越接近死亡。特别是我们亲友的过世,也自然会让我们想到死亡的约会。我的哥哥过世时,他的棺木停放在Alor Star的老家,晚上睡觉时,我就是睡在棺材的旁边,那时的感受,死亡就是这么的接近。

生命中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觉悟自己不是永远活着,而且有可能在我们想不到时,就要出席这一个死亡的约会。对死亡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死亡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东西,我们就有把握的。但是面对死亡,有谁能控制它呢?有谁能订下死亡约会的日子呢?有谁又能够改变死亡约会的日子呢?

不能控制就没有把握,没有把握也会失去信心!所以,面对死亡,人也是这样的无助与无奈!
我们都会面对死亡,那么面对死亡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呢?那种内心的挣扎与感受又是如何呢?

有一句话说:「人类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拒绝去了解它!」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一日会死,但是却不愿意去承认与接受死亡。心理学家研究人面对死亡时,有几种心理的反应与变化。这也就是面对死亡的心理过程。

1.惧怕:通常人在死亡的面前,自然有一阵的恐惊。清朝第一任皇帝顺治,有一次问他的一位大臣:「你怕死吗?」大臣:「怕!」「为什么?」「因为人只有一条命呀!」无论是名人或伟人,面对死亡之时,内心总有一阵的惧怕。当然我们这一些平凡人也会被死亡的恐惧所包围。记得有一年我去进行身体检验。当我在医生的门外等着报告时,我当然想到一个问题:若我证实患上cancer,怎么办呢?忽然有一阵恐惧包围著我,让我感觉不能呼吸一样。我们都是人,都会有这一种的感受。

2.否认:当一个人知道他是患了末期的cancer时,他的反应是「否认」「No!」「一定是医生检查错了!不可能是我的!」人都会拒绝接受事实。有时我们看电影也是这样做,当一个家庭有孩子当兵出去打战,有一天,家庭收到国防部的电话: 「对不起!你的孩子己经为国家牺牲了!」这时家人的反应:「No!」拒绝接受事实。拒绝接受所爱的人己经死了的现实!

3.愤怒:很生气,对天或对神发脾气。「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为什么不好的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他很生气,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

4.交易:讨价还价。往往一个人己经知道自己要死了,他也接受了这一个「要死的事实」。但是仍然要与生命交易,或是与上帝交易。「如果要我死,不要让我现在死,让我多活几年吧!」「让我看见孩子长大!」如果上帝要我去,我想我也会与祂交易的啦。至少让我看到孩子大学毕业嘛!我才甘愿去啦!「我的工作还未做完,让我多活几年吧!」有一个作家临死前仍然说:「给我多一年吧!我要写完这一本书!」

5.接受:经过一段挣扎的时期,他慢慢的接受了这一个事实。他也己经知道自己要死了。然后,就去交待最后的话。若有孩子在身边就一个个叫来,一个个交待。比如我的哥哥在1999年在马六甲蒙主恩召,临死前,他在马六甲医院用电话与在亚罗士打的四个孩子一个个讲最后的话!交待他们要孝顺妈妈,要娶信主的姐妹,要努力读书。交待之后,他也去了!

一个人面对死亡时,他有这五种的心理反应,了解这一些的反应,也可让我们知道怎样去处理内心的挣扎。

为什么害怕死亡?
有一个出名「怕死」的故事,可能我们己经听过了。
有一个负责死亡的天使到一个城市,有人就问他:「你来做什么?」这一个天使就说:「我要来收拾一千人的灵魂。」过了几天,这一个人又遇到天使,他就问天使:「你说只要收拾一千人的灵魂,为什么却有五千人死呢?」天使就说:「我只是收拾一千人,另外四千人的时间本来还未到,只不过他们忧虑与惧怕,结果他们是被惧怕杀死了!」这就是对死亡的惧怕!

人害怕死亡有这几种的原因:
1.人惧怕未知的事。为什么害怕未知之事呢?因为我们不能控制将来的事。将来是超乎我们的能力!谁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事?你若能知道就会做好安排去面对。 但是你根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也根本不知道几时会发生。那你能做什么安排?完全没有心理的准备,使我们惧怕不知怎样去面对。我们实在不能确定死亡来临的时刻。

2.死亡使我们与熟悉的人、物与地分开。我们不可能再回来了,我们不可能与亲爱的人相见了。我们乃是进入一个永远没有机会再回来的旅程。死亡的车票是单程one way ticket,是有去没有回来的!你看当美国兵士被派到伊拉克打战,他们知道是去打战,不是去旅行「吃风」,所以,亲人来送他们出发时,大家抱着哭泣。 他们不知道这一个离别是否永别?在战场上,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是否会安全? 人对死的惧怕,因为死亡使人和他所熟悉的人与物永远的分开。

3.对死亡过程的惧怕。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见人死的过程。我们以为人要死之前是很恐怖难看的。为什么我们有这一种的印象呢?这一种印象从那里来?看戏!在电影,要死之前的表情很夸张。以前粤语残剧,常常描写人要死之前一定是下大雨,闪电、打电。这一个病人很难死,一直在挣扎,脸部的表情很痛苦!要死又不能死!身旁的人一直哭,看著他,然后他大声喊一声,导演才甘愿让他死!结果我们看戏多了,以为人死之前就是这样惨的。这就是对死亡过程的误解所带来的惧怕。其实,没有这样夸张。死人差不多都是好像睡觉一样的啦!没有什么可怕的,你多看次就不怕了!我常常说:「人死了,一定好看的!为什么?因为他一死就完全放松。所以,他的脸是多么的安祥!」

4.人都要掌握自己的生命。你能掌握就有了安全感。我要做什么,要怎样做,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样我就有了安全感。但是当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命,或是所发生之事,我们就会惧怕。若我们也能控制死亡,我们要几时死就几时死,死亡要来,我们可以不给牠来。若你能控制与支配死亡,你就有安全感了。但是我们不能呀!所以,我们面对死亡时实在是无奈呀!

5.人惧怕孤单的面对死亡!为什么医生通知亲人来看这一个人最后一面,这是对临终的人有帮助的,因为他看见自己的亲人在身边,虽然他要死了,总是有一点安慰!因为他知道有人在他的身边!所以,不要等死了才来,应该捉着机会,未死之前就去看他最后的一面!陪伴著他!这能够让他们的心中得到极大的安慰呀!

既然死亡是人人都免不了的恐惧情绪,那当如何去处理这内在的情绪呢?有简单的几步:
1.接受:接受死亡的事实,这是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要经过的。既然人人都经过,有一天也会轮到我们的,这是我们所不能避免的,所以让我们去接受死亡的事实。

2.面对:面对死亡所带来的惧怕。不要逃避死亡的惧怕,你越逃避就会越怕。勇敢的去面对,对自己说,无论我多怕也要自己去面对!我的死亡是我自己应该面对的。

3.承认:承认我是一个人,我有自己的软弱,所以我也会怕。我可以和我的朋友亲人谈论死亡的课题。我可以对人说:「我也怕死!」不需要做英雄!你知道吗?英雄无论多强,对死亡也有惧怕的!所以,坦白承认自己害怕死亡。

4.选择:面对死亡我们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意思是我们都能死。不过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死亡,我们可以决定要如何过我们这一生。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处理我们的身体--烧或埋!有的说:烧了痛!特别是老人家都怕烧!但是埋葬也有问题,虫会爬满身,也gili!当我们坦然的面对死亡并谈论它,这样我们对死亡的惧怕也就会减少一些。

5.相信:相信主耶稣与我们同在,并同行人生路。祂为我们成为肉身,并且经过死亡,为了打败死亡的权势。祂要将我们从死亡的捆绑中释放出来。主耶稣的复活也宣告祂改变死亡的意义。死亡不再是绝望,乃是一个转弯。路的转弯也是方向的转弯。前面不再是一条的死路,而是一条又直又长的大道了。这一条的大道引领我们到另一个目的地!生命是有转弯的;转一转,生命也有了转机。我很喜欢一句话: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若要转,心先转。只要你肯转一转,一定是会有出路的!

主耶稣的复活使人类的生命有了极大的转机。因为复活的主已经胜过死亡。死亡不再是人类的敌人;死亡不再是恐怖的,因为藉着主耶稣,人的死亡只不过是一个转弯而己。转一转,我们就回到天家了。

死乃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隧道。虽然我们回天家的旅程有一些风浪,但是我们相信主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总有一天会达到最后的目的地--天家。

以上这五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要实行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只有继续的祈求天父上帝的帮助,主耶稣的扶持或圣灵的感动与安慰。但愿在这一个主耶稣受难节期,我们再一次的了解死亡的真理,以及靠主勇敢的去面对!

主日讲章 13 : 选择:危机或转机(15/3/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三月 11, 2009 | 0 comments »

选择:危机或转机 列王纪上3:5-10
「每一个人都要面对选择,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所形成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这一句话,这是一个事实。
虽然有的选择不是我们有权作决定的,比如,我们无权选择要做华人或是马来人。当然在马来人地区,作马来人有好处,也有许多的特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也无权决定要读华校或英校,这是父母替我们决定的。父母若说读英校好,功课少,没有什么压力,不像华校功课多,活动多,又要读三种语文,对孩子来讲压力很重,这样我们就读英校。

我们也权选择父母,每个人要选择有钱的父母,生活才好过。不过,上帝给我们怎样的父母,我们只有存感恩的心去接受,因为若不是他们,我们也没有今日。

有的事是上帝所安排的,不是我们有权去选择的。不过,仍然还有许多的事是我们可以作选择的。虽然我们无权选择父母,不过我们有权决定,是否要成为别人的父母。若你选择不要成为别人的父母,你不结婚,或是结婚了,不要生孩子,这是你们自己的决定与选择。在外国有许多人要结婚不要生孩子!

我们可以决定将手中的一张票,投给什么党Pakatan或Balisan。这是我们有权作出的选择。
有的人有本事也有钱,所以他们有权选择,要留在本地,或是移民去外国。虽然我也有几次的机会被邀请到外国做牧师,但是我选择留下来,我有权做决定。

今天你所做的决定,能影响你的将来。我们可以做任何的选择,但是要为所选择的事负起责任。我们要从圣经来看人生的选择,特别在所罗门王的身上,来作一个信仰的反思。

所罗门王登基时,大约20岁。他是一位少年的王,他深知要管理一个国家,不是容易的,也是超过他的能力与智慧。所以,他来到上帝的面前祈求。上帝问所罗门王:「你愿我赐给你什么?你可以求。」上帝给所罗门王一个机会,向祂求任何的东西。若上帝也给你这一个机会,你要向祂求什么?
通常人向上帝所求的,是两样东西,那两样?
1.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愿是什么?「平安、幸福、健康」。
原来人的心愿是很简单,也是很实在。中国人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愿是什么?网站这样写:望子成龙;简单来讲:出头。人的心愿常常是与钱没有关係的。

2.慾望:慾望就是想要。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要钱、要名、要权、要色。想要的东西有时也很离谱的,不实际的。慾望是无法满足的,但是许多的祈求就是这一种的慾望。上帝不会去满足一个人的慾望,祂却很乐意去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所以,我们当分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又是慾望?

上帝给所罗门王一个机会祈求,所罗门王面对一个选择。他要祈求的是,心愿的完成,或是慾望的满足?他要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圣经中,有两个花园,在花园里同样发生了一件事:选择。在伊甸园,亚当与夏娃,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去吃不应该吃的果子,违反了上帝的命令。他们的选择也将罪带入世界,因此世人也都活在罪恶中,这是人类始祖错误的选择。

在另一个花园,客西马尼园,什么人在这一个花园祷告?主耶稣为什么祂特别来到这一个花园祷告?因为当时祂的心灵有一个很大的挣扎,是否为世人的罪上十字架?或是逃避?祂三次的祷告,最后祂做出了选择,也是承担世人一切的罪,甘愿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因为主耶稣的选择,上帝对世人救赎的计划,也得到了完成。

亚当夏娃的选择,将罪带入世界;
主耶稣的选择,将救恩带给全人类

每一个选择都有危机与转机。 所罗门王面对一个选择,他要祈求什么?通常一个国王能求什么?自己长寿,国家强盛。泰始皇求什么?不是长寿,不是不死,乃是长生不老永远青春(过份),他要永永远远来统治中国。这就是慾望(不实际),不是心愿,也不是需要。

所罗门王选择所祈求的东西,能带给他危机与转机。他若祈求的东西若是合理,就会带来祝福;他所选择的东西若不合理、过份,就会带来咒诅。危机或转机,在于他要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来学习所罗门王的祈求。

1.牢记上帝的恩典与应许
「你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6)
「他」就是大卫王,大卫是所罗门王的父亲。上帝给所罗门王一个机会向祂祈求,他没有马上的求,他先向上帝献上感恩。他提到上帝赐福给他的父亲大卫,並且将这一个王位留给他的子孙。大卫忠心事奉上帝,上帝也答应让大卫的子子孙孙做犹太人的王。所罗门捉住上帝对他家族的恩典,他相信上帝必定会实现祂自己的应许。

若我们知道上帝的恩典足够我们用,祂又是一位丰丰富富的上帝,祂必定按著祂的应许施恩给我们,这样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呢?

牢记上帝的恩典与应许,也就是相信上帝要捉住我们的手。我相信大家都有看过马戏团,若我们没有亲身去看马戏团,有时在电视节目中也有机会看见马戏团的表演。你知道每一个马戏团都有一个紧张的节目,什么节目?空中飞人。这一个节目很紧张,有的人看了手会流汗,替空中飞人紧张,怕他们失手。其实失手也不会死,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也不会死,你知什么事吗?因为有布网保护他们。

「空中飞人」其中有一个表演是一个人在「飞」,另一个人在「接」,这一个表演与时间配合要准,若不准就接不到对方。所以,有「一半时」失手,掉落在网中。你看空中飞人,「飞」的困难或「接」的困难?「飞」的重要或是「接」的重要?飞的让人感觉很重要,因为大家的眼睛都放在他的身上。反而,接的没有什么重要,也比较简单,只是等著接飞的人。我们的眼睛都集中在飞的人的身上。

其实,两个都重要,「飞的人」他的任务就是专心在「飞」,「接」是另一个人的任务。他们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飞」的人不要去想对方是否会捉住他的手,他的眼睛也不必去看对方的手,他只要伸出自己的双手,放心将自己交给对方去接他的手,这样他们的表演就会完美与成功。

我们若从信仰的角度来看「飞人」与「接手」的关係,我们的人生好像在「飞」,我们可以在空中尽情的飞,我们可以有各种出色的表演,最后我们还是要将自己的手放在上帝的手,让上帝来捉住我们的手,这样我们才能安全。

诗人:「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並依靠祂,祂就必成全。」(诗37:5)伸出我们的手,将自己完全的交托给上帝,相信上帝必定会捉住我们的手。其实,牢记上帝的恩典与应许,就是让上帝捉住我们的手。

所罗门王面对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向上帝祈求一切祂所要的东西,但是他並没有马上的求,反而感谢上帝在他的家族的恩典,他没有忘记上帝的恩典。我相信若我们会记住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恩典,这样我们就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也会带来一个转机。

2.谦卑是蒙福的途径
「如今你使僕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7)

「出入」是什么意思?「出入」都不会还要作什么王?「出入」在圣经有两个意思:1.统军作战,2.处理国事。所罗门是一个文人,他不是好像大卫是一位在战场出入的战士,所以对他来说,打战的事他是不会的。处理国事他也没有经验,因为他还年轻。所以,他对上帝说:「我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

所罗门王说:「我是幼童。」这一个幼童是几岁?我们的幼童是幼稚园的学生。
「幼童」在此也引起圣经的学者讨论,到底所罗门王是几岁登基?有两种的说法,1. 12岁,2. 20岁(他大约60岁死,作王40年,所以应该是20岁就登基。)

「幼童」是他在上帝面前的自称,这表示他在上帝面前的谦卑。他深知自己能坐在这一个王位,不是自己的聪明,也不是靠自己的势力,不是靠自己的斗争,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怜悯与恩典。谦卑是蒙福的途径。

基督教伟大的神学家Augustine说:「如果有人问我在基督教里,主要的教训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谦卑。谦卑是第一,也是第二,也是第三重要的教训。」 谦卑的人是蒙福的人。

有本事的人高举自己,叫做「自誇」;无本事的人高举自己叫什么?「吹牛」。 自誇与吹牛,都是傲慢与骄傲的表现。

圣经说:「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8:12)
「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谦卑是上帝所欢喜的,也是蒙福的途径。
基督教出名的神学家,也是英国出名的文学家C. S. Lewis,他提到怎样才会实践谦卑的生活态度:「第一步就是要认识人是骄傲的,若有人认为自己不骄傲,其实他已经是十分骄傲自大的。」

人性常要自誇与吹牛,所以若要消除骄傲,也就要学习谦卑。

邱吉尔是英国杰出的首相与伟大的政治家,当英国国会要通过一条的议案,要为他建造一座的铜像来纪念他对国家的贡献,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每一个国家都会为自己的首相或是有贡献的人建造铜像来做纪念。邱吉尔他却拒绝,他在国会这样说:「我怕鸟儿会在我的铜像上尿尿与便便!」

学习谦卑,不但是一种关係,也是生活的态度,更是蒙福的途径。
所罗门王面对一个选择,因为自己的谦卑,使他所做的选择,带给他转机,也带来了祝福。

3.求智慧为了服务
「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辩别是非。」(9)
所罗门王求什么?他所求的不是长寿,不是金银宝石,乃是求智慧去处理国家与人民的事务。简单的来说,他祈求智慧为了要管好他的国家。

美国的总统每次就职时,总是要按手在圣经宣誓,尽本份执行他们的任务。然而,他们是否谦卑的向上帝求智慧来执行他们的任务呢?有几个总统求智慧为了服务呢?

今年2月16日是美国的总统日,他也选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这一位总统就是林肯。林肯差不多是年年都被选为最伟大的总统,今年也是他们纪念林肯出生200年。他是1809年2月12日出世。

这一位被选为伟大的总统,除了他优美的人格之外,他的信仰也使他真正的付出自己,去服务国家。林肯总统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来就跪在床边,为国家来祷告,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的信仰。他祈求上帝赐给他智慧来带领这一个国家,这一种的心态也就是服务的心态。他求智慧,为了服务。

近来,要找到有这样品质的政治家,越来越少。到底参加政治的人为了什么?个人的利益或是公众的利益?陈水扁开始参加政治时,他是为了台湾的民主来斗争,后来做了总统,就为自己的口袋来争取。陈水扁是很聪明的人,他在大学读法律,又是考到第一名的人,可惜在政治里面,他也变质了。

孙中山参加政治是为了服务,所以他给政治一个定义:「政治是众人的事。」参加政治乃是为了服务众人。这是服务的精神,但是多少人有这一种的精神呢?

所罗门王深知自己年轻,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又面对这样多的人民,这加添他心理的压力。他要使国家繁荣,要使人民过了好,要避免战争与饥荒,这都是很重的责任压在他的肩头上。他需要什么?他最大的需要是什么?当上帝给他一个机会祈求,他不是为了自己来祈求长寿,不是为了自己的皇宫来求金银宝石,他乃是为了人民的好处,来祈求智慧。他需要智慧来承担责任。

所罗门王面对选择,他选择祈求智慧来服务人民。他的选择也带来了祝福,也是一个转机。

结论:
人生有许多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有可能带来危机或转机。那么要怎样作出正确的选择呢?在所罗门王的身上,我们可以作出了信仰的反思。首先,让我们牢记上帝的恩典与应许,先献上我们的感恩;第二,谦卑自己寻找上帝的带领,因为上帝赐福给谦卑的人;最后,所祈求的是为了服务,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若我们有以上这样的认识,我相信我们每次面对选择时,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使我们的选择带来祝福,不是咒福。选择带来的危机或转机,在于你对信仰的认识与建立!

主日讲章 12 : 价值的尋找 ( 01/03/20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三月 11, 2009 | 0 comments »

价值 的尋找 罗书书15:22-23,30-31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时,德国希特勒一共屠杀了600万的犹太人。在当时东欧的国家,有不少的集中营。凡是被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能生存走出来的是少数,大部份的人一进去,就很难又出来了。

在当时的一个集中营,有一位世界出名的人物也被关在里面,他就是Viktor Frank。这一个人对世界的贡献就是精神治疗。他的全家包括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都被关在集中营。最后也全部被送入煤气房间杀害,只剩下他和一个妹妹活著离开集中营。

他在集中营时,亲身的体验与观察,他发现一件人生宝贝的真理: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中,人有自由去选择他生活的方式,以及选择的态度,这一种自由是别人所不能抢出去。敌人可以抢走他所有的东西,包括他的亲人,他身上的物质、衣服、手錶、金钱等等,但是他们却不能抢走他内在的自由。

在集中营中,食物是很有限,每一天可以吃饱就要感谢主。但是他发现有的人,每一日手拿麵包,看看有什么人比他更加需要食物,然后将麵包分给他。这一种关怀的生活态度,是个人自由的选择。这一种的自由是别人所不能抢去的。比如祷告,你可以禁止这一个人去做礼拜,但却不能禁止他祷告。

祷告是在内心与上帝交谈。你不可能进入他的内心,抢走他的祷告。还有盼望,在苦难中的盼望,是人生存下去的能力。他发现那些走出集中营的人,大多数都是内心充满盼望的人。他们没有放弃盼望,这盼望也支持他们面对苦难的环境。内心的盼望是敌人所不能抢走的。

他走出集中营后,他就开始发展他的精神治疗法――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他主要就是帮助病人发现人生的意义。他认为,在生活中得到价值,人生就有了意义。今日,就用这一句话与保罗的经历,来作一个信仰生活的反省,希望我们一起来追求人生的价值。

保罗写罗马书时,他是在哥林多。他对罗马的信徒说,他要到西班牙去,会先经过罗马。保罗去罗马与西班牙是为了传福音。他看看在哥林多这一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传了。另一方面,他请他们为他祷告,因为他要将一笔的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去。他也知道若进入耶路撒冷,有可能会被犹太人逼害。在保罗这一段的经文,我们来追求人生的价值。

1.服务的价值
简单来说,藉著一个人的工作或服务,得到内心的成就感,每一个人都需要成就感。如何才能得到成就感呢?那就是贡献自己,愿意付出自己。你若不贡献、不工作、不服务,那么怎样能拥有成就感呢?

保罗不停的传福音与建立教会,在他的事奉中,他得到了喜乐。喜乐也就是成就感。保罗尽心尽力的传福音,他甚至计划要去西班牙传福音。西班牙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一个国家是世界的地极或世界的边缘了,再前进就是大海,没有其他的土地了。因为当时的人对地球的看法是长方形的。所以,西班牙也就是世界的尽头The end of the world.

保罗竭力为主做工,他也享受他的工作,工作也带给他成就感。看见人信主,看见教会建立起来,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喜乐。虽然在传福音的生活中,他受尽各种的苦难,不过他仍然的满足,因为他知道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家庭主妇是全世界贡献最大的人。虽然他们没有领薪水,若领薪水,普通人是付不起的。美国有一个网站做一个调查与研究,全职母亲的辛劳若换成薪水,每年应得11万7千美金(RM42万,每个月RM35千)RM35千的薪水,没几个人能拿的。(我们当中有人每个月拿RM35千的薪水吗?)做生意的有,但打工的人就很少的。兼职妈妈(有工作又做家庭主妇)也应该全年得到美金6万8千元(RM24万,每个月RM20千)不过,全职的妈妈抗议,她们认为若用薪水来算,没有那么少的,因为没有把overtime算进去。全职妈妈的工作是24小时的。若算超时的工作,更应得到的酬劳更加高。

这是全职妈妈家庭主妇的贡献,她们的牺牲付出,为这一个世界栽培了不少的人才。所以才有一句话:「摇动世界的手就是摇篮的手。」这摇篮的手不是印尼工人,是妈妈的手。全职妈妈的贡献不是金钱所能算的。当母亲付出自己时,总有一日她会看见自己的成果,那就是她的成就感,也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得到。

一个人若不肯付出与贡献自己,也不肯服务别人,那么他怎样会得到成就感呢?

生活要有意义,人生要有满足,就需要服务。

保罗劝勉罗马的信徒与他一起竭力。一起竭力做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清楚的说:「常常竭立做主的工」(15:58)保罗自己在事奉与服务中得到喜乐,也得到成就感,他也盼望与鼓励所有的信徒,一起竭立做主的工。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在事奉与服务中得到成就感。服务的价值让人生有了意义。

2.爱的价值
简单来说,在生活中去体验爱与尊敬。 保罗特别提到「又藉着圣灵的爱」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很特别,因为当我们讲到爱,就是上帝的爱,主耶稣的爱,很少讲到圣灵的爱。论到圣灵就是圣灵的能力,圣灵的恩赐,圣灵的果子,很少人讲圣灵的爱。这一句话就是:「圣灵在信徒的心中,激励大家彼此相爱。」

论到相爱,一定要提到主耶稣的一句话:「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圣灵在信徒的工作,激励信徒应当实行主耶稣彼此相爱的教训。这也就是保罗所说的:藉着圣灵的爱。保罗也提到外邦的信徒,为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捐款。当时耶路撒冷的信徒受逼害,他们生活在贫困中,保罗在外邦发动为他们来捐款。保罗的目的,乃是要鼓励信徒实行彼此相爱的教训。更加重要的,让所有的信徒在生活中,去体会爱与尊敬。

爱与被尊重的经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动力。爱与被尊重是一种的价值。若你能体验这一个价值,你的生活就有了意义,你的内心也会满足。一个人若得不到爱与尊重,他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去体验爱与尊敬的价值。

有一个故事在网站流传,提到在日本一间屋主。主人要装修屋子,就拆开墙壁。传统日本人的屋子,大多数是用木板做墙壁的。当他拆开木板时,发现有一只壁虎,这一只壁虎的尾巴被铁钉钉住,这一只壁虎仍然活着。他仔细的看一看,想一想,原来这一支铁钉是他在一年前所钉的,想不到这么准钉在这一只壁虎的尾巴。

他想一想,过了一年,这一只壁虎还活着,实在不简单。牠不能行动,不能去找食,到底牠是怎样活下去的?这一个人很好奇,到底牠吃什么?过了不久,他看见有一只壁虎钻出来,嘴中含着食物来喂这一只壁虎。这一年来,这一只壁虎不停的去寻找食物来喂牠。到底牠们是有什么关系?

哪一只是公?哪一只是母?牠也不知道,不过牠深深的受感动,因为这一只壁虎有情,又有爱。什么情,什么爱,我们不知。不过一年中,无离无弃的寻找食物来喂它,这就是爱!

看了这一故事,我们是否也受感动呢?在今天的时代,是否也缺乏了这一种的爱呢?我们是否已经很难再体会这一种的爱呢?在这一种不停要求的时代,人只会要求满足自己,我们是否忘记了爱与尊重呢?在这一种变态的社会,我们是否仍然看见,这种无私与坚持不放弃的爱呢?

我们相信上帝,是否只要求上帝祝福我们?我们很喜欢唱:「耶和华祝福满满」,最好每一天都有上帝的祝福。但是我们是否有爱上帝呢?来到教会,我们是否要求别人关心我们?我们是否埋怨别人没有来看我?探访我?在家庭中,我们是否最大,所有的人都要听我、尊重我?

我们要人爱我们,我们也要爱人;我们要人尊重我们,我们也要尊重别人。在互相相爱与彼此尊重中,我们就会体验生活的价值,这样我们的人生也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

3.选择的价值
简单来说,在生活的困境中,去作一个选择。这一个精神治疗大师Frank强调一点:「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我们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所拥有的东西都可能被剥夺,唯选择的自由是外人不能夺走的。」

保罗对罗马的信徒说,他要回到耶路撒冷去,将捐款交给耶路撒冷的教会。保罗也知道他这一次回去是有危险,因为犹太人要对付他。以前他是犹太教的领袖,后来脱离犹太教去相信主耶稣。对犹太人来说,保罗是一位叛徒。叛徒的下场就是死!

保罗若回到耶路撒冷就是将自己交给敌人。他知道前面有危机与苦难,然而他却选择回去面对。他自由的作出选择,以及勇敢的面对。这就是选择的价值。

孙中山是一个基督徒,他临终之前留有三份的遗嘱。后来在1925年3月11日,他在病床对他的家属与朋友,讲出第四份遗嘱,我们称为「一个基督徒的遗嘱」。「我是一个基督徒,受上帝之命,来与罪恶之魔宣战!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我本是基督徒,与魔鬼斗争40余年,尔当亦当如是奋斗,更当信靠上帝。」

为什么孙中山会搞上这一个革命的事业呢?一个合格的西医,可以留在夏威夷、香港或是澳门行医,过一个悠悠闲闲的生活。为什么他要选择投身在多灾多难中,去发动危机重重的革命运动,推翻满清的帝国,建立共和国?
对他来说,这是上帝给他的使命,他感受到上帝的呼召,他就作出选择,回到中国推动革命事业。虽然危险重重,经历各种的苦难,然而他都能熬过去,因为他已经作出了选择,也找到了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保罗知道回到耶路撒冷会面对生命的危险,他仍然作出选择,为了给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知道外邦的信徒对他们的爱与关怀,他的选择让他勇敢面对苦难。

结论:
在生活中去做有价值的事,人生也就有了意义。意义也是在价值中发现的。保罗在生活中,尽本份做他应该做的事,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都有价值,这样他也享受了成就感,他的人生也有了意义。所以,愿主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所做每一件事都有价值,这样我们也会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主日讲章 11 : 计划 ( 22/02/20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二月 25, 2009 | 0 comments »

22-2-2009 计划 马可福音5:18-20
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牧师是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可说是葛培理博士。 不过,现在他已经年老退休了。在今天,最有影响力的牧师,非Rick Warren莫属。在过去,美国总统就职礼,都会邀请葛培理博士去祷告,这次奥巴马总统邀请了Rick Warren为他祷告。

Rick Warren办教会成功,他写书也成功,他的一本书「标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让他成为千万富翁。我相信也只有Rick Warren一个牧师,因写书而成为千万富翁。不过他也将所赚到的钱,捐出90巴仙做慈善的工作。

在「标竿人生」这一本书中,他主要的信息就是:我究竟为何而活?他要你明白上帝对你一生的心意,祂创造你,并给予你人生伟大的目的。我们主要的责任,就是将上帝在我们身上的计划实现出来。

现在我们回到马可福音,看看主耶稣为什么拒绝,那个被鬼附住的人跟随祂?主耶稣在格拉森行一件当地轰动的事情,这一个被鬼附住的人被医治好,当地的人却损失2千只猪。在当时,这是一件大新闻。这一个被医治好的人,他愿意跟随耶稣,但是主耶稣却拒绝他。

为什么主耶稣不肯让他跟随呢?为什么主耶稣不收留他呢?如果主耶稣收留他,对主耶稣的事工肯定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一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他之前被鬼附住,又住在坟墓,过一个凄惨的生活,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件。如今因着主耶稣,他的生命完全改变过来。所以,他只要站起来作见证,就能够彰显主耶稣的能力。

吉隆坡有一个信徒名叫王明福,他未信主之前是一位乩童。他在槟城和关丹开设神庙。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信了主耶稣,你说是不是一个好的见证。所以,许多教会都安排他去做见证,我们也安排他来到本堂见证。他讲自己当乩童的亲身经历,他告诉我们如何用刀砍自己的身体而不受伤,他也告诉我们在火滚的油锅洗手而不受伤的秘诀 .这一个乩童信主的见证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对传统保守的华人,他们长期迷信乩童的能力,经过一讲解也打破了他们的迷信。这一个人的见证是不是比牧师的讲道更有吸引力呢?

主耶稣若让这一个被鬼附住的人跟随祂,无论主耶稣到那里,只要请这一个人做见证,相信效果是很好的。然而主耶稣却吩咐他回家去。为什么主耶稣不让他跟随呢?在这一个事件上,我看见了一点:主耶稣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祂自己的计划。主耶稣给予每一个人一个伟大的目的,祂要我们踏实的活出这一个目的。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被呼召去读神学做传道。若是每一个人都做牧师传道,那么谁来做会友呢?也不是每一个传道人都被呼召去宣教。如果每一个牧师传道都到海外宣教,那么教会谁来牧养呢?

我有几个同学都到美国做牧师,有一次有一个回来度假,我们就谈到美国教会的情况。他对我们说:「许多人都问他,在美国做牧师好吗?」许多人很想到美国做牧师,问他有没有机会安排一间教会给他。你知道他怎样回答吗?他说:「若没有上帝的呼召,你们千万不要过去,否则会后悔的!」若上帝没有呼召你到美国去,你就不要去,不要以为美国很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到了美国才后悔。上帝若没有呼召就不要去做,否则你的负担就成为了重担,若上帝要你去,你不去,你也会后悔。

我也有几次被邀请到美国教会牧会,有的是教会直接找我谈,有些则是教会领袖的安排。然而,我都没有很深的感动,也没有很重的负担要到美国牧会。没有感动也没有负担,我相信这也不是上帝要我过去,所以就拒绝他们了。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计划不是在外国,而是在本地,所以我也不会羡慕那一些到美国牧会的牧师。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只要你知道上帝在你生命中的计划,并且去将这一个计划实践出来,那么,你就不会羡慕别人了。

主耶稣不肯接受这一个人跟随祂,因为祂在他的身上有一个计划。这一个计划就是要他回到自己的家中,自己的家乡,向家人与朋友做见证。从这件事,我们可以见到主耶稣宣教的计划。

1.先从家里开始
传福音是先从近的地方开始,然后才延伸到远的地方。
主耶稣差遣这一个被鬼附住的人回家,乃是要他先从家里开始传福音。先从自己人开始,然后才传给朋友。不过,有一件事我们必须承认,向家人传福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向家人传福音是一件困难的事。你看我们的主耶稣,祂的兄弟们都拒绝他,他们不能接受这个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哥哥,就是上帝的儿子弥赛亚。他明明就是我们的大哥,怎能是我们所等候的救主!在理性与情感上,他们是不可能接受这一个事实。

我看见有许多的年轻人从外国读书回来,他们在外国信了主,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家人传福音。他们要带领父母信耶稣,当然这一个过程不简单。老人家拜神一世人,忽然你叫他相信主耶稣,对他来说,主耶稣是一个洋人。他们那里能够接受呢?有些家里的偶像是几代都拜过,是祖传的偶像,你叫他丢掉换一个洋人偶像,他那里舍得。在理性上,他想不到为什么耶稣会是神。在情感上,他舍不得祖传的偶像。这一些都是造成老人家很难信主的因素之一。

有一个老人家曾经对我说:「我不可以相信耶稣,虽然我的丈夫一直叫我相信,然而我已经答我的家婆,要拜她直到我死!」为什么她要答应家婆不可信耶稣呢? 因为她的家婆怕她信了耶稣,就不拜她,那么她就要做饿鬼了。你看见吗?这一个家婆怕死后没有东西要吃,所以强迫这一个媳妇一定不可以信耶稣。这一个媳妇为了遵守她向家婆的诺言也不敢信耶稣。传统又保守的老人家若要信耶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这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主耶稣所托付给我们传福音的使命。

向家人传福音的秘诀,就是生命的改变。主耶稣死里复活向祂的弟弟们显现,因着亲身经历主耶稣的复活,他们毫无疑问的接受主耶稣,一切的怀疑完全的消除。他们不再认为主耶稣只不过是他们的亲哥哥,更是上帝所差遣下来拯救世人的救主。复活的生命是最有力的见证。 家人能够信主,也是因为他们在我们身上看见主耶稣复活的大能。复活生命的彰显,就是最有力的见证。

2.到亲属那里
亲属也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就是跟你有关系的人。
若与你没有什么任何的关系,那么就不应该是你的亲戚朋友了。满街都是人,但不是每一个你都认识,也与你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们也不是你的亲戚朋友。你的亲戚朋友是你所认识的,而且与你有关系的,那么他们也就是你传福音的对象。

传福音是要从关系开始。有一种布道法叫关系布道法,意思是你应当和所认识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便让他们更容易的接受福音。

关系是一座桥梁。桥梁本身主要的目的,就是连接两岸,让两岸的人更容易和舒畅的沟通。关系是心灵的桥梁,因着这一个关系,大家可以彼此的沟通。有一本杂志叫「文桥」。这一个名称很有意思,也很有创意。为什么称文桥呢?顾名思义,文桥就是以文字塔成一条桥,让大家可以藉着文字,彼此分享与交流。这就是桥存在的目的。

传福音需要从关系开始。当我在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念神学时,有一个外国人教我们教会增长学。他是美国人却讲了一口流利的华语。在他研究华人的风俗习惯,他发现上帝给华人一条传福音的路线。这一条路线就是亲戚的路线。华人对亲戚的称呼,很注重也很有研究的。外国人称长辈是Uncle或Aunty而已。这两个称呼包山包海,什么人都可以包在里面。男的比你大,就称他Uncle;女的比你大就称Aunty。你这样称呼他们就是有礼貌了。但是华人却不是这样简单的。

华人对亲戚的称呼是有讲究和非常复杂的。父亲这一边的兄弟称为伯伯或叔叔,妈妈这一边的兄弟就称为舅舅;爸爸的姐妹称为姑姑,妈妈的姐妹就称为亚姨。爸爸的兄弟的孩子称为堂哥堂姐,妈妈的兄弟姐妹的孩子则称为表哥表妹。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却不能用「堂」,而是用「表」。这样的称呼,外国人是很难理解,也搞不清楚的。还有你妈妈的亚姨,你叫她什么?叫「妈姨婆」。

我这一个美国人的讲师,他说,若你用图表把这一些亲戚的关系画起来,你就会发现这一条关系的线,是何等的长啊。我们华人常常说:「面线亲」,意思是我们的亲戚关系,拉起来好像面线这么长。还有一句「蟑螂亲」。为什么是蟑螂呢?因为蟑螂的繁殖力很强。华人的亲戚也好像蟑螂这么多。我这一个美国人讲师说:原来上帝给中国人一条传福音的路线,就是亲戚关系的路线。若按这一个路线去寻找亲戚,也传不完。

到你亲属那里,也就是发现亲戚关系这一条路线,然后找出我们的需要,向他们传福音。

3.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
这一个被鬼附住的人回到低加波利,为耶稣作见证。低加波利在那里?低加波利是在约但河的东边,它也是属于今天的约旦。在那一区有十个城市,所以低加波利也称为「十个城市」的意思。 这一个地区充满着希腊的文化,人民拥护希腊文化,所以在他们的建筑物可以看见希腊的色彩。当地人也崇拜希腊的神,所以他有不少希腊的神庙。

主耶稣吩咐这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外邦的地区,见证主耶稣在他生命的作为。外邦人也因着这一个人,认识了主耶稣。这一个人回去后,他如何做见证?他要对这一些人说什么?主耶稣教他怎样做见证:「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作见证是将上帝在我们的身上,所行奇妙的事讲出来。

见证乃是要突出上帝的作为,见证的目的是要让听的人认识上帝。作见证不是讲道理,不是在辩论,而是分享生命的经历。许多人信主,不是因为你的神学来信主,而是因为你的见证。

中国幽默大师林语堂,他被称为幽默大师,一方面他很幽默,另一方面他将英文的humour翻译成为幽默。他这样说:「中国人信主不是因为认识什么神学的理论,乃是因为基督徒的见证。」神学的理论很少人要听,而且也听不懂。人所要的就是简单的见证,也是可以经历的见证。生命的改变就是活的见证。我们每一个信徒都是主耶稣的见证人,我们的责任也就是为主作见证。主耶稣要藉着我们来传福音。

主耶稣宣教的计划,乃是透过每一个信徒,在自己的家中,亲戚朋友当中,以及在我们的社区为祂作见证。这是主耶稣对每个信徒的心意与计划。让我们将这一个计划实行出来。
draft

故事天地 10 : 親子教育的榜樣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二月 25, 2009 | 0 comments »

一位白人婦女教導孩子何謂黑人 ?
在美國,有位白人婦女帶著 6 歲大的兒子出遠門,找來了計程車,司機是位黑 人。 這 6 歲的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的害怕,就問媽媽:「這人是不是壞人,為 什麼會長得黑嚕嚕的?」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

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兒子沈默半晌再問道:「既然他不是壞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所以上天 在懲罰他要他那麼黑?」 黑人聽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很想知道這白人婦女怎樣回答?

媽媽說:「 他是個很好的人,也沒有做壞事。 咱們家花園 的花,有紅、有 白、有黃 ... 是不是?」 「是啊!是啊!」 「 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是黑色的?」 孩子想了一下說,「對啊!都是黑的。」

「 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說: 「那司機叔叔不是壞人嘍!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為您祈禱。」
天真的孩子在一旁禱告著,黑人司機的淚水奪眶 而下,心想: 「身為黑人被世人瞧不起,今日,這位白人婦女如此溫婉地教導孩子,解除孩 子心中對我的恐懼,還為我祈禱與祝福,真得好好的謝謝她。」

此時,目的地到了,黑人司機趕緊下車為白人母子開車門,感激的說: 「 夫人,謝謝您,您的一席話,讓我的人生充滿光明和希望,不再晦暗。夫 人,謝謝您!」

很美麗的母親,是不是?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 . 我不止一次讚嘆這位美麗母親那高度智慧的言語,在教導孩子不要有分別心的 同時, 更溫暖了另一個傷痕纍纍的心 !

故事天地 9 : 萝卜、蛋和咖啡 ~~ 当逆境到来,你像什么?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萝卜、蛋和咖啡 ~~ 当逆境到来,你像什么?
一个女儿对她智慧的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着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当厨师的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心爱的女儿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当水滚了之后,他在第一个锅子里放进萝卜,第二个锅子里放了一颗蛋,第三个锅子中则放进了咖啡。

狐疑的女儿望着父亲,不知所以然,而父亲则只是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静静地看着滚烫的水,以令人炽热的温度烧滚着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

一段时间过后,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滤过倒进杯子,问:“宝贝,你看到了什么?“女儿说:“萝卜、蛋和咖啡。“父亲把女儿拉近,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的软烂;他要女儿拿起一颗蛋,敲碎薄硬的蛋壳,她细心观察着这颗水煮蛋;然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笑起来,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

女儿谦虚恭敬地问:爸,这是什么意思?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滚水中却变软了,虚烂了;这个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壳起初保护了它液体似的内容物,但是经过滚水的沸腾之后,蛋壳内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却非常特别,在滚烫的热水中,它竟然改变了水。

妳呢?我的女儿,妳是什么?“父亲慈爱地摸着虽已长大成人,却一时失去勇气的女儿的头:“当逆境来到妳的门前,妳作何反应呢?妳是看似坚强的萝卜,但痛苦与逆境到来时却变得软弱,失去力量吗?或者妳原本是一颗蛋,有着柔顺易变的心?妳是否原是一个有弹性、有潜力的灵魂,但是却在经历死亡、分离、困境之后,变得僵硬顽强?也许妳的外表看来坚硬如旧,但是妳的心和灵魂是不是变得又苦又倔又固执?或者,妳就像是咖啡?咖啡将那带来痛苦的沸水改变了,当它的温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时,水变成了美味的咖啡,当水沸腾到最高点时,它就愈加美味。

如果妳像咖啡,当逆境到来,一切不如意时,妳就会变得更好,而且将外在的一切转变的更加令人欢喜,懂吗?我的宝贝女儿?妳要让逆境摧折妳,还是妳来转变,让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感觉更美好、更良善?“

希望我以后都是咖啡,而不是随境、随业转的萝卜和蛋。

故事天地 8 : 撒旦的会议记录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撒旦的会议记录
你曾否收到以下一份「会议记录」呢? 身为跟耶稣的人或未跟随耶稣的人, 你会有什么反应及行动呢? 小心! 牠们正在取笑我们…….
撒旦会议记录
撒旦向全世界的邪灵招开了一之会议。一开始牠便说:我们不能继续让基督徒返教会。不能继续让他们读圣经并从中知道真理。我们更不能让他们可以与他们的救主耶稣有一个亲密的关系。因为只要他们与耶稣相知相爱,我们的势力就必定荡然无存。所以让他们返教会但偷去他们时间以致他们虽彷佛活在耶稣中,但却无法与耶稣基督建立真实的关系。这就是我今次开会的目的了。」

接着继续说:「分散他们对救主的专注及维持他们所有时间都是在那种与主耶稣似有实无的关系中」 其中一个邪灵叫道: 「我们可以怎样做到呢?」

撒旦回答:「不断让他们忙碌着一些对他们生命不必要的事并且为他们炮制无穷无尽计谋去充斥他们的思想。」

继续说:「引诱他们不断的消耗、消耗、消耗,不断的借、借、借」说服他们的妻子们去做一份长时间的工作及他们的丈夫一星期做足七日每日工作至少10-12个钟以致他们大家完全无法享受生活及无时间陪伴他们的儿女。只要他们的家庭快快被破坏,他们自己就连这个可以舒缓他们从工作中得的压力的地方都无了。」

极度刺激他们的思想以致他们无法听到神微少的声音。诱使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开着听着收音机或其它音响器材。让他们的TV电视机、VCR录像机、CDs激光碟及PCs计算机不停在他们的家播放, 不单如此,更要在他们身边所有接触的环境包括餐厅、店铺都不停播放着不属神的音乐。这样就会阻塞他们的脑筋及打挎他们与耶稣的联合。」

为他们的咖啡桌工作桌充斥各种各类的杂志及报纸。要用各种各类的新闻24小时的将他们的脑筋捣碎。用各类型的广告牌入侵他们的驾驶时候」

「在他们的信箱及行街时塞满不同种类无用的宣传单张、新闻信息、优惠赠卷、产品试用及思想传播叫他们睇都睇死他们、用都用死他们为止」

「不断让那些骨廋如柴又美丽的模特儿充斥在杂志及电视上好叫他们的丈夫们相信外边的女士总是更有吸引力以致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妻子不满足。让他们的妻子又因忙碌过度到不能在晚上时爱他们的丈夫,不单如此,让她们亦有头痛。若果她们不能给予她们丈夫需要的爱,他们就会开始另觅新欢,这样可以很快的破坏他们的家庭。」

「给他们制造一个名叫圣诞老人的人物扰乱他们正确教导他们子女圣诞节的真正意思。在复活节时为他们设计复活蛋及复活兔以致他们不会再讲耶稣的救赎及耶稣胜过死亡和罪的能力。」

「就是他们的娱乐也不要放过,让他们玩乐得过份而倦死。让他们因太忙碌而无法到大自然欣赏神的创造。取而代之,给他们各种各类新奇的公园,运动项目, 电影,音乐会,最重要是叫他们过度沉迷。忙碌、忙碌、忙碌」

「在他们快乐的属灵同伴相遇中,引导他们参与那些闲言闲语,好批评中, 以致他们忙碌于那些而离开我们最讨厌他们的良知道德。」

「切记用那些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甚至他们会认为有意义的事挤拥他们的生命以致他们毫无时间去寻求耶稣的能力。不要多久,他们就会很快的用自己以为有的能量(己力)来生活甚至不释牺牲他们的健康及家庭, 只是为了那些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甚至他们会认为有意义的事, 这是必定可行的,这是必定可行的。」 这个似乎是一个可行的计划!

邪灵们已经热烈地开始好叫那些全世界信耶稣的人愈来愈忙碌, 愈来愈匆忙, 走来走去,都不知道正在做什么。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愈来愈少时间给神及神为我们预备的家庭。更加无时间去告知其它人关于耶稣的能力可改变生命。 我想问题是:「撒旦的计划是否真的会成功呢?」你的决定将会成为牠计划的成与败。 你可知道Busy 的意思吗?
B -eing 正在
U -nder 处于
S -atan’s 撒旦的
Y -oke? 轭?

故事天地 6 : 一杯鲜奶 ~~ 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一杯鲜奶 ~~ 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一个穷苦学生,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便下定决心, 到下一家时,向人家要餐饭吃。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

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而且问说,『应付多少钱?』而她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于是他说:「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了」

当郝武德.凯礼离开那个人家时,不但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对天主与对人的信心也增强了起来。他原来以陷入绝境,准备放弃一切。

数年后,那个年轻女孩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到了郝武德.凯礼医生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 充满了奇特的光辉。

他立刻穿上医生服装,走向医院大厅,进了她的病房。医生一眼就认出了她。他立刻回到诊断室,并且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性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
经过一次漫长的奋斗之后,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账单送到凯礼医生手中,请他签字。

医生看了账单一眼,然后在账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将账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后者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确定,需要她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但最后她还是打开看了,而且账单边缘上的一些东西,特别引起她的注目。

他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签署人:郝武德.凯礼医生。

眼中泛滥着泪水,她心中高兴地祈祷着:「主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不断地在传播着。」

故事天地 5 : 神可以怎样使用五毫七分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神可以怎样使用五毫七分
一个正在啼哭的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遇上了她,听她带泪的倾欣,说:「我今天没有主日学课了!」

牧师看看她,是如斯衣衫褴褛,仪容也不甚整洁,心中大概了解个中原因。便拖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很不容易才为她找一个座位。

当天晚上,这小女孩在床上回想自己能上主日学课经历,心中充满感恩,同时,她也记念许多和自己相近的小孩,因为教会狭小,便没有机会认识和敬拜主耶稣。

大概两年后,这小女孩在她所居住的贫民区寓所内逝世。她的家人便邀请了那位慈心的牧者来为她处理身后之事;因为这位牧师巳成为她生前的挚友。

当他们正要把小女孩的身躯搬出去的时侯,一个大概是从垃圾堆拾回来小钱包跌了下来。钱包是又旧又破的,内中有一张字条,写的明显是小孩子的笔迹;内容也表露着一个孩童纯真的希冀──它说:「这是献给神,要把我们小小的教会建得大一点,让更多的小孩子能上主日学!」钱包内还有五毫七分(57cents)。 原来在过去两年里,这小女孩正为神和祂的教会积蓄金钱。

这位牧师读了那小女孩的字条,眼泪是不能抑止地掉了下来。当主日崇拜时,牧师把小女孩的字条和那又残又旧的红色小钱包放在讲坛上;然后,便把小女孩对神,对教会和对别人无私的爱宣读了出来。 牧师鼓励教会的执事和会众,要同心努力,完成这子女孩的遗愿。

峰回路转,这小女孩的故事被一份报章知道了,并且把它刊登出来。接着,一位地产商在报上阅读了这小女孩的意愿,深被感动,便把一块价值不菲的地段卖给那小小的教会、售价呢是五毫七分〈57cents〉!

五年内,那教会的肢体同心捐献,并且因那小女孩感人的事迹,各地也有献金寄来,络绎不绝。这小女孩的五毫七分〈57cents〉,也很快地就累积达 25 万元,这是当时〈20世纪初〉一笔非常庞大的款项。

今天,你若到了美国的费城,望一望那所偌大的浸信圣殿教会〈TempleBaptistchurch〉,它的礼堂能容纳3300人;还有那所圣殿大学〈TempleUniversity〉,及那间好撒玛利亚人医院〈Good Samaritan Hospital〉和一幢主日学大楼;你就晓得那小女孩的心愿巳成真了──再没有小孩子会因为教会狭小而失去上主日学和敬拜主耶稣的机会了。

在这主日学大楼内,你也可以看见一幅画照,正呈示着那小女孩欢悦的笑容,她的五毫七分〈57cents〉和那纯真的奉献,已写下一段传奇的历史。与这小女孩的画照并列的,还有那位慈心的牧者的画像,他们都在那里见证神在人对祂的爱慕上所添上丰满的祝福。

故事天地 4 : 老人院墙上的文章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老人院墙上的文章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吗?

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谢谢你。

故事天地 3 : 第一封電報的內容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20, 2009 | 0 comments »

第一封電報的內容
美國科學家塞約爾莫爾斯 , 在一八四四年, ,應用自製的電磁式電報機,通過漫長的電報線路,拍發了人類史上第一封電報。

科學家塞約爾莫爾斯是一位虔誠基督徒,他不敢把發明電報的功勞歸於自己,他乃是榮耀神。在一八四四年五月廿四日,莫爾斯親自在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室,首次通過這條電報線,同正在巴爾地摩的艾爾弗雷德維爾,互相拍發了第一封電報。

他們發出第一封電報的內容為:“神行了何等的大事。”此話完全引自路加口福音第八章卅九節。為此表現他對神虔誠的心情。

誰都知道發明電報,是一件造福全人類,了不起的偉大功績。科學家在實驗室不知熬過多少日夜辛勤勞動,不知付出多少精力與物力,一旦成功,他並沒有忘記創造主,他謙卑自己,正如詩人所說的:“耶和華阿,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

反觀多少時候,我們略有一點成就,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大有不可一世之概。豈不知我們在造化主面前,“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仿佛不是領受的呢 ? ”(林前4:7)

主日讲章 10 : 等一下,路会更宽(15/02/09)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五, 二月 13, 2009 | 0 comments »

等一下,路会更宽(15/02/09)
以赛亚书40:27-31
在我驾车的经历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当马路很塞车时,又有许多车想转入左手的路,那时你若让一让,让他们先转进左手的路,当前面来的车都转入左手后,你发现你前面本来塞车的路,已经宽阔了。本来是塞车,为什么当你要走时,路却宽阔了?因为当你在等,在让别人先转入时,前面的车不停的走,轮到你走时,前面已经无车了,所以你发现路宽阔了。这就是「等一下,路会更宽」的意思。

我们心灵的马路是否也很塞车呢?看一看,是否太多问题,烦恼、怀疑、不安与惧怕?若是心灵充满这一些的问题,这就是心灵的塞车,心灵的路也窄了,这样我们的心灵就很龉龊与苦闷。那么,要怎样让心灵的路也宽阔呢?有一个方法,学习「等一下」。

「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我们每天都在等,等什么?有时等人,有时等车,有时等电梯,有时等时间,有时等吃(特别参加宴会,总是坐着等出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等成绩,等毕业,等工作,等另一半出现,等孩子长大,等退休(退休是重新的开始,Re-tire换新的轮胎,重新上路),最后,等进入上帝的荣耀的国度。

我们每一天都在等,你知道吗?上帝也在等我们,等我们长大成熟,以便交托更大的工作给我们,或是将祂极丰富的祝福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是否准备好接受他的大恩典呢?

有一个青年人,他埋怨父亲不看重他,不将事业完全交给他去料理。有一日他就去与父亲摊牌,他的父亲温柔的对他说:「孩子!我也想早一点将事业交给你,这样我就可以完全的退休,与你的母亲去遊世界,不过,我在等你的经验较丰富,办事能力较强,人事的关系会较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将事业全部的交给你!孩子,我在等你有一日来接我的位。」

这一个孩子在等,要接他的父亲的位;他的父亲也在等,等孩子成熟与稳定。我们在等上帝的祝福,上帝也在等我们成熟。若我们不成熟,既使领受上帝的大恩典,也是无用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是在等,我们是用什么心态去等?我们的等是否有意义?今天让我们来思想:「等一下,路会更宽」。

1.等:生命的重整
以赛亚书40:31,是一节令人兴奋的经文:「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上帝应许我们,只要我们安静祂的面前,祂必定赐给我们力量,承担责任,完成使命。

有一句话:「休息为了走更远的路。」什息不是结束,不是停止,乃是暂时停下来,让自己有机会喘一口气,让体力得到复原,然后才继续的走下去。有走山的人就知道,不是一口气走到上面,而是走到半山歇一歇,然后才继续的走下去。歇一歇是需要,让你恢复气力,继续的走下去。所以,休息不但是需要,也是人生路上一件重要的安排。

你知道吗?在圣经中,「休息」原来是上帝的命令。你听上帝这样讲:「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46:10)。原来上帝也要我们休息,上帝要我们在行走人生的路时,安排时间休息。休息不但让我们恢复体力,更加重要的,乃是让我们的生命得到重整。当我们等候与安静在上帝的面前,我们的生命自然是能变化的。

先知以赛亚用鹰来形容基督徒的生命,只要等候在上帝的面前,就必定领受能力,好像老鹰一样。老鹰是在鸟类中最大只的,牠飞的速度也是最快,牠也会飞到很高,牠总是要向太阳的方向飞去,牠的眼睛可以瞪着太阳而不受影响。在许多民族与文化中,老鹰代表勇敢、自由、能力。圣经用老鹰教雏鹰飞翔,来比喻上帝对以色列人的爱。罗马兵的旗帜也用鹰,美国陆军的徽章也是用鹰。

老鹰在鸟类中,是最长寿的鸟。牠一共能活到70岁。不过,当它来到40岁时,牠已经是老化了。牠的羽毛、爪、啄子都老化了,这时牠要面对一个选择:等死或变化。老鹰都能选择变化,就是飞到山顶经历150天的更新过程,这150天,牠先将啄子击打岩石,让它脱落,然后等待新的生出来。啄子生出来后,就将牠的爪抓脱,又等它生出来,然后就将身体的羽毛一支一支的拔出来。这一种更新的过程,一共需要五个月等候的时间。五个月后,牠又开始飞翔,再过30年的生活。

我们人好像老鹰一样,当我们来到中年(大约40多岁时),我们发现生活已经定型了,每一日都重复做同样的事。你看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一样,我们面对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事,讲同样的话,解决同样的问题。20多年都这样的生活,有时我们感觉太无聊了,太单调了,太没有意义了。

当生活使我们苦闷,这样我们就要反省与检讨。生活若成为生命的重担,我们就有必要重整与更新。我们也需要好像老鹰一样,在上帝的面前反省我们与祂的关系,反省我们人生的态度,反省我们工作的态度,反省我们的家庭生活,反省我们与人的关系。当我们一样一样的反省与检讨,相信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更新。我们可以将生命的重担,一件一件的丢弃,好像老鹰将身体老化的羽毛,一支一支的拔出来。我们需要等,为了使生命得到重整与更新。

2.等:享受的时刻
安静在上帝面前等候,乃是享受祂的同在。这一段:「等」的时间不是无聊,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枯燥、不是呆拆,而是在享受上帝的同在。你看那些拍拖的人,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时是那么的开心。虽然有时没有什么话好讲,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但是大家在一起,心中也觉得很满足与甜蜜。这是无声胜有声。有时朋友在一起,不需要一定讲很多话的。这就是享受与对方的同在!当我们安静在上帝的面前等候,这就是与祂有一种所谓的「灵交」。我们的心灵也必定能够满足与安稳。

「等」乃是享受的时刻。有一些人很喜欢钓鱼,我们称他们为钓鱼发烧友如果你有去海边看一看这一些钓鱼发热友,他们可以独自一个人坐在石头上,动都不动的在等鱼儿上钩。他们可以忍受那一种的独处,没有人与他们说话,又单独一个人坐在石头上。你可以想像那是多么的乏味呀!不过,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的享受呀!他们在享受他们的兴趣。当然你若做你兴趣的事就是享受!有人爱阅读,厚厚一本书慢慢读,在享受读书。所以,钓鱼发烧友不是在海边浪费时间,而是在享受等候。享受等候,这句话很有意思,通常我们在等时是不耐烦的,越等就火滚,特别是等他的太太化妆时。在等的时候,他们己经在享受那一份兴趣了。许多钓鱼发烧友不在乎是否有钓到鱼,而是在于享受钓鱼的过程。

有一个人钓鱼后,要回家时,将所钩到的鱼又倒进海里,人问他:Why ? 我不是为了这些鱼而钓鱼,而是在享受钓鱼。当我们说,安静在上帝的面前等待时,我们不在乎得到什么,而且在于享受与祂的同在。你祷告、你读经、你赞美,在这灵修的过程中,你已经得到了那一份的喜悦,因为你已经享受了与上帝的同在!

再看看那一些钓鱼的人,若一个钓鱼的人很不耐烦,在一个地方坐不到五分钟又换另一个地方,每次换地方就埋怨这个地方没有鱼的。是不是那个地方没有鱼呢?

不是!因为他总是动来动去,鱼儿也被他吓走了!他若不能享受那一份的安静等待,他也不可能享受钓鱼的乐趣了!所以,一个真正的钓鱼者乃是在享受等待。一个真正的灵修者也是在享受与上帝的同在,他不是急着要从上帝那边得什么大的力量。灵修祷告不是为了目的,而是在享受与上帝同在的过程。

生命不是每一刻都是冲的。有些人一直在冲,而不能停下来,或是他们不懂得停下来。你看他们整身都是冲劲,看起来真是生龙活虎。有些人认为停下来,歇一歇是浪费时间呀!他们也认为时间己经不够用了,那还能停下来休息吗?

其实,人生不是一直往前冲的一百米赛跑。我们都知道一百米的短跑需要冲劲力强的选手。他一开跑就尽全力向前冲去,绝不能放慢或停一停。人生不是一百咪的冲激,而是一场长途的马拉松。人生的路是漫长的,需要有规划性去跑的!我们不能够用一百咪的冲激去跑马拉松。否则,你只跑二百咪或八百咪,你就倒下去了。你的气力都用完了,这样你怎能继续前面漫长的路呢?

该停的时候就要停,该等的时间,就必须等。「休息-为了走更远的路!」休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重整自己,以便面对更长更远的人生路。在人生路上,上帝不要我们一直的冲,祂乃是要我们学习停一停,等一等。「等」为了享受与祂的同在,也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以便面对下一回的冲激。

3.等:更好的时机
在上帝的面前等一等,祂总有自己美好的时间,让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才干。美好的时间也自然是美好的机会。中国人有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的配合才能令一个人成功。你有好的环境(地利),你有好的人脉(人和),但若没有「天时」美好的时刻或机会,那么你也不能发挥自己!

你可以去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你可以去建立你的人事关系,但你不可能制造一个美好的「天时」。「天时」不是你所能掌握的!这是属于上帝管的,上帝的时间祂自己安排。我们不可能去夺取上帝所管辖的!所以,我们当学习等一等,让美好的时机来到。

中国有一本出名的文学著作「三国演义」这一个长篇故事,有提到孔明诸葛亮的计谋与策略。孔明是一个很出色的计谋家,或策略家,在他的协助之下,刘备才能与曹操争天下。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出名的故事:孔明借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孔明他熟悉天文地理,他观看山谷的走势,以及到河边观看风向。结果让他发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会起大雾,会刮东风。所以,他命令军队作好准备,等待东风。结果他借东风这一计打败了对方!

东风不是孔明所能控制,不是要东风什么时候来就能来的!而是孔明必须等待。这是不能急的,也不能快的!我们只有先准备与充实自己,等候那一刻的来临。

在圣经中也有一段类似借东风的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故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的故事。以色列人来到红海,前有红海后有埃及的追兵,在危急之中,以色列人大吵大闹大哭。摩西就叫他们安静,等待上帝为他们行奇妙的事。结果上帝就用东风吹开了红海的海水,红海出现了一条路,以色列人平平安安的走过了红海。这就是摩西借东风的故事。

等,为了更好的时机,另一方面也是充实自己的时间。我们不能无所事事的在等。

我们相信上帝有祂自己美好的时间,那我们也当尽自己的能力去充实自己。当时间一到,我们也能够在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一句话:「机会是给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

主耶稣在世上只有33年的时间,祂在30岁才出来推动天国的运动。祂只工作三年而己。为什么祂要等到30岁才出来呢?当然,一方面祂也是在等候时机,那就是上帝的时间。另一方面,祂也需要充实预备自己。你不要以为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准备也能有效工作。祂也需要准备与充实自己。当上帝的时候到了,祂就出来宣传天国的福音。

摩西在埃及做王子时,他凭着自己的血气才能,要将同胞以色列人带出埃及。然而,他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上帝的时间还未到,另一方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带领以色列人。所以,上帝就放他在旷野牧羊40年。

上帝训练他,让他学习旷野的生活,以及磨练他的性情。让他从骄傲转为谦卑,从火暴转为温柔。摩西在旷野40年就是在充实自己。当上帝的时间到了,摩西重新踏入埃及的舞台,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王的手中带领出来。

在等待上帝的时机时,让我们不要忘记充实自己。兵士常常磨利他们的刀,等候上战场的那一刻。他们不可能上了战场才磨刀,这样肯定是令敌人斩死的!随时预备自己,当上帝的时刻一到,我们也就可以充份的发挥我们的才干。

结论:
「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等一等,前面的路肯定会更宽。当路宽的时候,当机会来到时,请问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在上帝面前的等候,乃是1。生命的重整,2。享受与祂同在的时刻,以及3。等候上帝自己更美好的时机。但愿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都能够学习:「等一等,停一停!」

教牧天地 6 : 聖嚴/單國璽 超越生死看生死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六, 二月 07, 2009 | 0 comments »


聖嚴/單國璽 超越生死看生死 聯合報
生死,是宗教探究的人生終極大問,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以己身為世人說法。在世俗看來,他們皆是病人,但宗教修為與慈悲讓他們洞悉生死,超越生死,更歡喜看生死。在兩位宗教大師對談中,罹癌的單國璽幽默地說,他連告別式的講道都自己錄好音了,「到時放一放就行了」;患了腎病的聖嚴法師婉拒換腎,「我老了,浪費一個腎是不慈悲」,靠著願力安度每一次生死難關。

以下是兩人對談紀要。
問:您希望未來世人如何記得「你」?
聖嚴法師(以下簡稱聖):我從來沒有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有人抬舉我說,我會在歷史上留紀錄,但歷史上的人物,人能記得的,很少。還沒死之前,對人的評價是不會有定論的;但既死了,還管人家是不是記得、怎麼想我的嗎?

單國璽樞機(以下簡稱單):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不希望別人記得我,我的生命只是為了宣揚天主的大愛。所以記不記得我,怎麼記得我,都無所謂;只要讓人從我的作為看見天主的大愛,我的生命就有了價值。

問:身為宗教大師,常有信者或不信者尋求解答。對各種問題,你們真的都有答案嗎?有沒有答不出來的時候?
聖:答不出的問題很多。我只是普通人,很多問題,以我的人生經驗,也不足以回答。就連釋迦牟尼佛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人最初是從哪裡來的,宇宙是如何開始的。有些問題永遠追究不完,不可思、不可議。對沒有答案的問題,我通常是反問提問題的人:「那你的看法呢?」奇怪的是,通常這樣就會得到答案了!
有時他自己老早有了答案,只是希望從我這兒得到他所滿意的答案罷了;或是,他一時還想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當我反問、挑戰他的時候,他的思路也就清晰了。也有些時候,人是明知沒有答案的問題,還要問!比如,在大選前有人問我:「兩組總統候選人中,哪一組會當選呢?」我說,我怎麼知道呢?

單:我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無法永遠給人滿意的答案。比如,許多人把信仰當成科學,非要個證據,證明天主存在、證明天堂和地獄存在。但在人有限的智慧裡問這些問題,很難得到解答,神不是物質,很難用肉眼看到證據。但是人有智慧,可以推理,可以相信。

問:二○○六年,單樞機知道自己罹癌,不免震驚。你曾說,是向天主禱告半小時而平靜下來。請問:你對天主說些什麼呢?
單:醫師說我得了肺腺癌,我很震驚,我不菸不酒,為什麼是我?但心裡有個聲音說:「為什麼又該是別人呢?」

問:法師被醫師宣布開始要長期洗腎時,是否覺得沮喪?又如何轉念?
聖:我不會害怕,也不會沮喪。我病得快樂,病得健康,也不會覺得洗腎是負擔。我也知道,要讓病人樂觀,並不容易;但對我來說,疾病臨到我,就面對它、接受它,不問「為什麼害病?」「我造了什麼孽?」也不會對菩薩說:「這不公平!」 已經害病,就面對。我是禪修的人,這讓我能接受痛苦。
這三年來,我的身體狀況有時不錯,有時差一些,而我都是以平常心來處理它酖酖把命交給佛菩薩,把身體交給醫師,醫師建議怎麼做,我完全配合。 我不求死,不等死,也不怕死;就這樣走過來了。如果只是消極等死,一天一天等,那多麼煩人!我的心情很少受到波動。幾十年的打坐禪修的功夫,還是有用的。
但我能體會病人的恐懼,建議大家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來調和自己;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能減少精神上的痛苦。信仰的力量很重要,只要心安,就能平安。

問:兩位畢生主持過無數次喪禮,看過許多凡人生死;又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最後一程」?
單:生病之後,我就盡人事、聽天命。我是最合作的病人,把疾病交給醫師,把調養交給自己;死了之後,我對台灣的貢獻就是:把身體交給台灣,做有機肥料! 我的遺囑都寫好了:喪禮要很簡單,用最薄的棺材,鮮花、輓聯一概婉拒,只要在棺上放本聖經就好了。
我連講道都準備好了,怕別人歌功頌德,不會替我請求別人原諒,所以我自己來!我都錄好音了,到時放一放就可以了。 我是出家人,和師父一樣,沒有自己的財產,最寶貴的就是信仰:「天主是愛」。我把愛的信仰送給朋友們,把生命及靈魂交給天主。這樣就完成了。
我跪下來,禱告半小時,我問天主:「你要我做什麼呢?」我又老又病,如果他覺得我這老廢物對別人還有用,那麼就用我吧。「主啊,讓我明白你的心意。」我跟天主這樣說,求天主進入我的心,但願我知道他的旨意。
對有信仰的人來說,死亡是個過程,是我進入天主永恆的一個過程。有人問我:「永恆」是永遠一樣,不會厭煩嗎? 我說,如果在愛中,只會幸福,又怎會厭煩?時間,是人的想像,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叫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沒有太陽,沒有地球,時間又是什麼?永恆是語言無法描述的。
在我當神父的六十多年裡,我沒有做過自己的事,我原本以為退休之後,可以隨心所欲了;但天主說:「等一等,我有別的計畫。」他要藉著這個病,給我最後的使命。 這麼多人得癌症,有人連求生意志都失去了。許多醫師說,這種病平均四個月的壽命,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嚇死的。去年,有三位朋友得到這種病,不到四個月就都走了。 我以為我生病是天主的計畫,所以我接受;把這病當成是我的「小天使」,提醒我:賽跑要到終點了,你要衝刺,分秒都用來幫助人超越死亡。得病到現在,我已經活了一年半了。

聖:我的想法與樞機非常類似。我早就預立遺囑,經過律師和法院公證。我沒有財產,這些都是教團的;只有我的身體,就用一口薄薄的棺材,燒了。之後不入塔、不設墳、不立碑,死了就在這個世界消失了。 在我們的文化裡,強調厚葬,買個好塔位;但實情是:幾十年內,還有子孫來祭拜,過廿年,大概沒有人記得了。我一直推行禮儀環保,希望能改變大家的觀念。

教牧天地 5 : 一代武俠宗師梁羽生病逝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六, 二月 07, 2009 | 0 comments »


一代武俠宗師梁羽生病逝 晚年追求信仰成為基督徒 來源: 基督新報
華人界一代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在澳洲病逝,享年84歲。他的逝世引來華人界緬懷和紀念。1月31日,梁羽生的葬禮在雪梨市北區麥考裏公園的公墓舉行。根據家人的意願,梁羽生的小型葬禮十分低調,僅家人和親友等七十余人參加。葬禮于上午十時開始,在一位華人牧師引領下,葬禮依照基督教儀式舉行,梁羽生的二子陳心明在儀式上回顧了父親不平凡的一生。

《梁羽生評傳》第27回曾較為詳細的記錄了他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過程,如下:
大約半年之後(1994年),梁羽生開始飽受病魔的騷擾。原來一九八五年時,他已被香港醫生查出了十分嚴重的糖尿病,發展到後來,甚至不能純靠藥物維持,必須每天注射兩次。而他移居雪梨,亦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治療水準。

一九九四年六月間,梁羽生忽而夜尿頻繁,化驗的結果竟是膀胱癌。有一天他躺在病床,突然想起了《聖經》的句子:「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聖經•馬太福音》第七章)於是他開始向神祈禱,求他賜給自己內心的平安。而他的心情,真的很快就回復平靜了。

同年六月九日,梁羽生要到醫院復診,早晨拿起一本靈修小書《私禱日新》,剛巧看到神的靈運行於人的心中,梁羽生覺得自己與神同在,內心對於檢查的恐懼,明顯減少許多。梁羽生去醫院看病,梁夫人則在家祈禱,祈禱醫生能夠笑臉相迎。因為梁羽生要見的大夫,素來以「冷」出名,一旦病人被確診為惡性腫瘤,就會直接了當的大聲宣佈,不懂得先行安慰與勸導。

然而那天上午十一時,當輪到梁羽生看病的時候,那位醫生卻真的露出笑容,告訴梁羽生,癌症已呈浮游狀,估計不會再有大的問題。一個非常巧合的地方是,梁夫人祈禱的時間,居然恰恰與梁羽生見到醫生的時間相同。

那位醫生接著便向梁羽生介紹了一種藥物,建議他找來嘗試。這藥物澳洲沒有,梁羽生正想要託人從香港買回,哪知第二天一早突然有郵差前來,給他一個快遞郵報。打開一看,正是兩小瓶梁羽生需要的藥物。原來是一位老友,聽說梁羽生患了癌症,臨時給他寄來的,而這位朋友事先並不知道梁羽生需要此藥。

但梁羽生此後又經歷了幾次癌病復發的痛苦,這給他的信心造成了很大打擊,甚至令他懷疑自己的經歷是否真實。一位身處美國念化學博士的基督徒朋友聞訊,即向他推薦了蔡蘇娟的《暗室之後》、蘇恩佩的《死亡別狂傲》等書。那些書都是作者受到熔爐中的試煉時寫出來的,可以啟迪讀者對人生苦難的看法。

梁羽生讀了之後,意識到信仰的真實與否,關鍵並非個人的苦難是否得到拯救,而是人的心靈能否與神完成真摯的溝通。他因此變得不太重視自己生命的長短安危,緊張的心境逐漸趨于舒緩,最終戰勝了病魔,順利出院回家。

住院的那些日子內,梁羽生經常思索宗教信仰的問題。他覺得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都非常奇特,譬如一隻手錶要有人設計才能運轉,而宇宙若沒有總設計師的話,又如何才能運轉?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八日,梁羽生來到位於雪梨寓所不遠的Chatswood地區的基督教堂,受洗成為教徒。因梁羽生年事已高,身體又不算太好,教會決定為他行灑水禮。主持儀式的麥伯全牧師,待梁羽生於自己的面前站定,回答幾句有關教義的問題之後,即用手指沾水,輕輕彈到對方額頭。

同年十月,梁羽生業已切除的癌細胞再度發作,被迫第二次住院手術。他身體內部的癌細胞,直到次年三月,方才全部消失。

槟城卫理信徒培训学校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三, 二月 04, 2009 | 0 comments »

许庆云硕士教导基础神学(一)神论

上课情况

第一天上课就有一百名学生报到

圣诞节目呈献 2008

Posted by 黄约辉牧师(博士) Rev.Dr.Ng Geok Hooi |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 0 comments »